返回 从艺术家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 伯乐不常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瓢,这是紫砂壶中的经典造型,久盛不衰。
    在原时空,历代以来的紫砂名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石瓢造型。
    实际上,石瓢原来应该叫石铫。
    铫,吊音。
    原指煮开水熬东西用的金属器具。传说是东坡居士苏轼,把这金属做的铫,成为了由陶土做成,所以称为石铫。
    苏东坡以石铫煮茶,倍受文人的推崇。
    到了后世,紫砂壶名家,截取了这个典故,纷纷创造了紫砂“石铫”。
    这个名称,沿用了几百年,直到一位姓顾名景舟的紫砂壶大家横空出世,他引用了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的典故,把石铫改成了石瓢。
    从此以后,这种壶型就叫石瓢,成为了定式。
    可以说,石瓢壶从造型,再到文化内涵,都十分的丰富。
    所以才成为了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虽然白叶没办法把这些文化内涵讲述清楚,但是不妨碍他把石瓢壶完美复制出来。
    他在几位老师傅的帮助下,另外还花费了两个月时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最终圆满成功。
    或者说,只把这一把壶,让他觉得满意,没砸。
    其他次品,他全砸了。也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其他人觉得,他确实不是创业,而是在创作,搞艺术创作。
    “壶中百变?”
    高博敏锐察觉,白叶话里的弦外之音,“你的意思是,另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壶?”
    “没错。”
    白叶直接承认“在我看来,紫砂壶造型,应该没有固定的款式,可以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只要达到泥、形、工、款、功五个标准,就是一把好壶。”
    “怎么说?”
    高博询问,其他人也在聆听。
    对于新事物,具体怎么评价,他们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但是也不妨碍他们,聆听创始人的想法。
    “所谓泥,自然是指制壶的原料,紫砂泥。”
    白叶娓娓而谈“据我研究,不同的紫砂泥,在不同的工艺烧制下,也存在一些差别。在成壶之后,给人的感观,也不尽相同。”
    “至于形,更是多样化了。”
    白叶笑道“在我看来,紫砂壶可以方非一式,圆不一相,风格最重要。只要造型均衡有神韵,也不在乎什么模样。”
    “工,自然是工艺,烧制的工艺,已经造型的工艺。”
    白叶慢声道“一把好壶,就是一幅好画,讲究点、线、面,浑然一体。最简单的要求就是,壶嘴与壶把绝对在一条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天衣无缝。说到底,就是线条流畅重心稳,立得正,别歪了。”
    “所谓的款,大家也看到了。”
    白叶微笑“这是仿书画样式,集字画篆刻一体,让紫砂壶更美观。”
    何止美观……
    其他人心中有数,这篆刻字画,分明是画龙点睛,让紫砂壶脱胎换骨,从普通的器物,变成了艺术品。
    “最后的功,是指功能性,实用价值。”
    白叶解释道“壶就是壶,不能单纯追求花里胡哨,忽略了它的实用功能。毕竟这种紫砂壶不仅是用来收藏、欣赏的,更重要的还是

第157章 伯乐不常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