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李隆基虽然身为太平天子四十余年,于朝政边事懒问不理,却对威胁皇位的十几个儿子没有一时半刻的放松过,尤其是到了当前境地,他身为皇帝的威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更需要严防Si守。
    也因此,他需要为东都的陷落找几个分量足够的替罪羊,以洗脱自身失责的W点,用以维护太平天子的威权,而封高二人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吗?所以,李隆基才不遗余力的抬举哥舒翰,加封他为尚书左仆S,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列宰相之班,其根本目的是用此人取代封高二人,继而再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逆胡。
    现在哥舒翰的建议明显有着一切从缓的倾向,这也正与李隆基最急迫的需求背道而驰。
    “而今河北道各郡县纷纷反正归唐,圣人只需令朔方军出云中策应各郡,如此安贼逆胡后路便被切断。只要河北道掌握在朝廷手中,安贼逆胡便如芒刺在背,用不了多久,逆胡军中士气尽衰,不攻自破也未为不可!”
    哥舒翰分析的头头是道,但也避重就轻的对一些问题做了回避,b如朝廷可用之兵都是市井招募的贩夫无赖,缺少训练更没有作战经验,这种军队怎么能和身经百战的燕地逆胡叛军相b呢?因此才一动不如一静,与其冒着战败的风险打y仗,不如等着逆胡内部先出了乱子。
    然而,李隆基却等不及了!刚刚他与报捷的佐吏交谈了一阵,还得到了一个令人寝食难安的消息。安禄山在元日之后就要登基称帝了,可这让他如何能说出口来,难不成还要如丧考妣的命令这位重臣吗?
    杨国忠马上从天子有些不悦的脸上读出了一丝非同寻常的味道,在刚刚的交锋中他败给了哥舒翰,现在机会从天而降又岂能轻易放过?
    “潼关外一场大火烧掉了逆胡十万大军,目下正是反击的大好机会,老哥舒还在忌惮什么?”
    他这句话正说出了天子李隆基想说而又不能轻易出口的话。
    岂料哥舒翰却一本正经的反问:“不知杨相公所言十万逆胡叛军Si于山火之中,可有确实的依据?”
    时人说及数字从来都虚指以及有意识的夸大,同样杨国忠也只是信口一说,现在哥舒翰板起脸来要依据,却又从何给他?
    杨国忠回忆了一下“露布飞捷”的内容,帛书上的确曾言及崔乾佑在陕州、虢州一带的兵力部署,只好搬出来应付一下哥舒老贼。
    “‘露布飞捷言及弘农有逆胡叛军五万,陕州城下又以数万计,加起来总有十万之数!”
    哥舒翰思考了一阵,才抬起头道:“若杨相公所言属实,逆胡叛军至少有五万人会被困Si崤山,这场大山火实在胜过JiNg兵二十万!”
    站在天子身侧的边令诚忍不住腹诽着:哥舒翰的x襟果然当不得湖海之量,高仙芝出潼关时所领之兵便是二十万之数,他这么说无非是在暗指高仙芝无能,其实就算没有人落井下石高仙芝和封常清也Si定了,皇帝的敕书岂能是玩笑?不过哥舒翰这话边令诚听着也舒坦极了,毕竟大火的功劳要算在他的头上,但一想到崤山大火这份功劳还要被活着的秦晋分区一半,心里立时就疙疙瘩瘩起来。
    如果不是秦晋“Si而复生”,他又岂能被天子责备?
    杨国忠见哥舒翰竟然附和自己,虽然将十万之数砍去了一半,但结果是一样的,他不会放过这个再次给哥舒翰添堵的机会。便g笑了两声说道:
    “诚如老相公之言,崤山大火当得二十万大军,老相公还顾虑什么?若不乘胜出击,岂非给逆胡叛军以**的机会?”到这里,杨国忠顿了一顿又面带微笑的说着:“崤山大火皆因县尉秦晋火烧岘山粮草而起,不知以老相公之见,又当得功勋几何?”
    哥舒翰闻言再次冷笑:“我大唐只以斩首,破城论军功,他如果拿得回来五万首级,某自然会为他叙功。”
    至于此时趁势出兵潼关以东,哥舒翰又看向了正盯着他的天子李隆基。
    “圣人,崤山大火不灭,则人畜难以通行。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出兵进击,其要有三,一则联络北上的高仙芝,与关中遥相呼应。二则策应河北道起事各郡,使安贼逆胡后路断绝。三则令秦晋Si守陕州,彻底断绝崤山中叛军的后路,以期大火灭后做进击洛yAn之用!”
    关注官方q|w|W公众号“17K”(ID:love),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