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难洞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秦晋终于如蒙大赦,行礼告罪之后便退出了勤政楼。
    勤政楼内凉风习习,出了殿门迎面扑来的却是阵阵热风。夹在热风间的还有频频不断的虫鸟叫声。这些都昭示着夏季的到来,而夏季的到来,除了带来了闷热与烦躁,还让秦晋的紧迫感时时增加。
    秦晋本想在离开兴庆g0ng的路上与高仙芝搭讪几句,可对方却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甚至连虚与委蛇的客气都欠奉。
    看来高仙芝对秦晋仍旧存着深深的芥蒂。这让秦晋心底不免泛起了一丝苦涩与悲凉,想一想刚刚来到唐朝的时候,支撑着他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的动力之一就是挽救高仙芝的个人命运,然后希冀与借此挽救大唐王朝滑向深渊的命运。
    可世事岂能尽如人愿?
    高仙芝的个人命运的确被改变了,他不但没有失去X命,反而还一跃成为了宰相之首的中书令。然则,大唐王朝的命运似乎并没有多少改观。朝廷内部争权夺利,乌烟瘴气。只要安禄山发兵西进,在叛军强大的攻势压力下,老迈的天子不一定会做出什么脑残的决定。
    至此,秦晋自问多多少少看清楚了症结的关键之所在。大唐王朝的命运是否没落,似乎很难和某个人的个人命运挂钩。换言之,就是某些人的个人命运即便改变了,也很难对大唐王朝有立竿见影的影响。
    这就好b一辆自重非常的车子,在急速行驶中,即便是急刹车,也不是想停就能停住的。
    大唐王朝就像一辆急速行驶的车子,前方的深渊已然隐约可见,现在想要刹住车子,还来得及吗?
    目视着高仙芝略显蹒跚的背影隐没在车帘之后,随着驭者催马的鞭响,轺车辚辚驶离了兴庆g0ng。
    秦晋伫立原地,愣怔良久,直到随从甲士催促才长长叹息一声,上马离去。
    ……
    在回家的路上,杜甫愁眉苦脸,暗暗盘算着离开长安之后一家老小的安置。他知道此番一去到冯翊郡,很有可能面临刀兵之祸,若带着妻儿同去,唯恐连累了他们。但是,如果将他们留在京城,又由谁来照顾呢?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没钱的缘故。这处城内的宅子还是杜甫在出任吏部郎中以后租下的,可谁知道安稳日子还没过几天,竟突如其来的爆发了兵变。直到兵变后,被杨国忠清洗出吏部,月余以来的遭遇就像做梦一般虚幻而不真实。
    犹豫时间仓促,以吏部郎中的俸禄难有多少积蓄,现在吃用还是韦济在此前接济的数车物什。
    刚一进门,便见妻子杨氏倚在房门前翘首企盼。
    “夫君可定下决心了?”
    杨氏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知道丈夫的理想和抱负,但苦于一家老小的吃喝用度束缚住了手脚。
    “夫君不论去何处,妾身都寸步不离!”
    杜甫心下一酸,答道:
    “七日后,动身往冯翊去,你和孩子们就留在长安。”
    他没有言及冯翊可能遭遇刀兵,生怕杨氏担心。
    杨氏忽然又道:“刚刚高仲武来了,夫君迟迟未归,又匆匆离去。”
    闻言之后,杜甫双目一亮,很是兴奋。
    “仲武兄临走可交代有何事?”
    杨氏看了一眼丈夫。
    “这倒没说,临走时只留下了一锭金!说是明日再来拜访。”
    杜甫心中一暖,这位老友自潼关匆匆返回一定是有公g,然则还不忘了见缝cHa针接济自己。虽然受人接济不是光彩的事,但这份情谊怎能不让人动容?
    “仲武兄在潼关,恐怕还不知长安月余的变故……”
    杜甫口中的仲武兄乃是他的多年好友高适,哥舒翰赴潼关时,他被拜为监察御史派往潼关辅佐御敌。
    杜甫清楚,在这个当口回来,一定是身兼使命的,他等不到自己先一步离去也属正常。
    正出神间,忽听庭院外面有人高呼。
    “杜郎中可在家中?奉秦使君之命......”
    外面的声音有些嘈杂,后面喊了些什么杜甫和杨氏听得不清楚。但听说是秦使君,指的自然就是秦晋,他现在已经正式受命为冯翊郡太守。
    杜甫急忙出了院子,却见门口有三名骑马的甲士,一眼就能辨认出是神武军中的禁卒。
    为首之人他却是识得,正是秦晋依为臂膀的裴敬。
    “裴校尉驾临寒舍,有失远迎!使君可有所命?”

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难洞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