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三章:惊闻河东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子能够思量再三,以社稷和百姓并重!副帅,你我当在此时向朝廷上书进言,痛陈利害!”
    李嗣业依旧沉Y,似乎心中还有什么难以决断。
    段秀实一经有了主意,便继续力劝:
    “副帅,听说拥立新天子的秦晋乃寒门出身,曾做过新安县吏,必然深知民间疾苦,倘若能说服此人一道上书,天子必然会三思而后行。”
    李嗣业这才抬头看着段秀实。
    “你我从未和秦晋有过接触,焉知此人脾气秉X?”
    “知与不知,副帅一试便知!”
    ……
    长安,一骑飞入军营,一同带来的还有出自于河东的军报。
    秦晋这几日盼星星盼月亮,等的就是来自河东的消息,今日可算等到了。
    然则,拆开外面的防水油纸以后,秦晋的心便猛然一沉,军报封皮上居然血迹斑斑。其中的羊皮纸cH0U出来,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只看了几行,他的眉头就已经拧成了深深的一个川字。
    郭子仪见状,便知不是好消息。
    “河东方面可是局面转坏?”
    “皇甫恪兵败了!”
    秦晋的声音就像外面的深夜,冷的几乎可以滴水成冰。郭子仪原本端坐的身子不易察觉的颤抖了一下。他在潼关陷落以前,一直谋划着赴任朔方节度使,即将功成之时,却功败垂成,随着潼关的陷落,杨国忠与李隆基出逃,一切都变的面目全非。
    而朔方军中有两支JiNg锐,一支驻扎在灵武,由仆固怀恩所领,另一支就是皇甫恪的兵马。
    “皇甫恪可曾受伤?兵马折损几何?”
    “皇甫恪到现在还没有音讯,兵马亦折损过半。”
    郭子仪正端着陶碗,手为之一抖,里面滚热的茶汤差点洒了出来。
    “皇甫恪所部战力虽然不及神武军,但也不至于败的如此之惨,难道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秦晋顺手将军报递给了郭子仪。
    “并非意外!安史叛贼夺取河东筹谋已久,这一回应该是倾全力而为之!”
    郭子仪急急看了一遍,竟有些m0不到头绪的感觉,叛军竟在河东势如破竹,分从代州、潞州两路齐头并进。他此前听秦晋说过,封常清在河北一带与史思明周旋,因而河东的处境暂时是安全的,可这才一个多月的功夫,怎么就让叛军取得了优势呢?难到封常清出了意外?
    “河东一旦失守,叛军就会据此地直接威胁关中,潼关之险就没了用武之地,大夫,须得立即有所决断!”
    河东对于关中的重要X不言而喻,秦晋只思忖着,一时间也想不出具T的应对之法。良久之后,终于轻叹了一声。
    “卢杞所部神武军在绛州与泽州一带,让他赶去救援吧!”
    两个人正商量的当口,外面忽然又接连传来了急促的高呼声。
    “河东军报,八百里加急!”
    “河东军报,八百里加急!”
    这一次送来的军报,乃是出自卢杞之手,秦晋阅罢,面sE仍旧紧绷。卢杞已经第一时间赶往潞州援助皇甫恪的人马,以缓和河东道的危局。由于事起仓促,不及请示,只能先斩后奏。
    郭子仪得知卢杞已经带兵赶往潞州,心下稍安。
    “卢杞倒是有决断,看来大夫没有选错人。”
    留驻河东的人选,秦晋曾思量再三,裴敬虽然稳重,但却失之于谨慎犹豫,关键时刻难免瞻前顾后。杨行本由于不曾参加过河东一战,没有实质的作战经验,因此便被安排在了相对安全的冯翊郡。
    结果,杨行本在冯翊郡遭到了最为凌厉的攻势,所幸并没有让孙孝哲叛军得逞。卢杞现在身系河东最后的希望,只盼望他能坚持住一两个月,关中才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掉孙孝哲的二十万大军。
    郭子仪似乎想起了什么,又仔仔细细看了第一封军报,见秦晋还在沉Y不语,便说道:
    “叛军调走了都畿道的八cHeNrEn马,齐集于河北,这对于河东诚然是不幸。然则,之于潼关,却是万幸!”
    秦晋听罢,这才苦笑道:
    “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说罢,秦晋长身而起。
    “此事容不得耽搁,我这就去g0ng中禀明天子,然后召集重臣商议。”
    对此,郭子仪有些不以为然。秦晋对这种面子活做的向来无所挑剔,虽然真正的决定仍旧出自于神武军一系,容不得旁人染指,可终究是让一g朝臣无话可说,免掉了不知多少麻烦。
    不过,这么做只会让那些有心掣肘的朝臣们觉得秦晋软弱可欺,得寸进尺也只是迟早之事中文网)

第五百四十三章:惊闻河东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