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章:天子忽反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秦晋把这一套想法和盘托出时,李亨一时间竟有些蒙。他虽然贵为天子,但在做太子时一直遭受打压,很少有处理政务的机会,因而在具T政务上他也算是个新丁,而唐朝现行T制的各种弊端自然也就没有明晰的印象,一切都是朦胧模糊的感觉。
    在秦晋几番细致耐心的解释下,李亨才有如遭重击之感,他忽然现,自己此前所有的努力似乎都用错了方向。自打继位以来,他废寝忘食,不厌其烦的处置着所有力所能及的政务,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失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然则,朝廷内外的局面似乎并未因为他的勤政而有所改变,压力和不解也就随之日渐积累。李亨常常会产生力有不逮的感觉,而更多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有如夜行的路人,难辨前面的方向。
    而今听了秦晋的分析,李亨大有豁然开朗之感,也登时觉得前方似乎亮起了一大片光芒,为他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秦卿之意,朝廷之失不在人,而在于制度?”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
    秦晋也暗暗惊讶,想不到李亨的悟X竟也不低,三言两语就明白了其中真正的根由。
    只听李亨半是唏嘘,半是庆幸的说着: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可具T如何处置,朕一时间也难有明确的思路,希望秦卿能为朕,不为天下黎庶制定出一套可安定四方的制度。”
    秦晋叹息了一声。
    “天下不安,又何以推行新政呢?”
    现在唐朝所面临的问题,b李亨想象中严重的多了,经过这一场大乱之后,按照历史的既有方向,土地兼并将更为严重,均田制和府兵制早就名存实亡且不说,就连朝廷最直接的收入,租庸调都将难以为继。
    如果唐朝不能在平叛以后,用最短的时间重新掌控人口和税赋,即便当真能针砭时弊制定出一套可以推行的制度也是没有半点用处的。
    李亨的呼x1有些急促,面sE越cHa0红,他觉得自己m0到了挽救危亡的脉门,却不知还有数不清的麻烦在等着他。
    好半晌,李亨才又开口说话:
    “这些都是远虑,房琯兵败一事,秦卿可有良策应对?”
    秦晋就知道,李亨一定会提及此事。现在朝野上下,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守住潼关,以保守的方法应对。可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叛军就算大败房琯,现在也快成强弩之末了,与其坐守关中错失良机,倒不如出关伺机行事。
    然则,摆在秦晋面前最大的难题则是李亨病重,若出兵只能以神武军为主,由他亲自挂帅,可万一李亨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又领兵在外,长安的局势就有可能为别有用心之人所乘。
    “出兵!”
    正暗自思量间,李亨却喘着粗气说出了两个字,语气中透着斩钉截铁的味道。
    这一回,反轮到秦晋诧异了,这个一向寡断的天子今日又何以决断了?
    “朕意已决,立广平王为太子,封河洛招讨使,秦卿副之,一战克复东都,不能再拖了!”
    这些都是李亨在见到秦晋以前和崔涣商量好了的,君臣二人的意见取得一致,那就是即便房琯兵败,也不能gUi缩在关中,而放任叛贼恢复元气,卷土重来。
    与之相反,秦晋则是犹豫的,他担心的是李亨的身T,万一当真长病不起,就算李豫被册立为太子,也很难保证对长安的影响,毕竟鞭长莫及。秦时的公子扶苏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么?
    不过,让李豫留下来坐镇这种话,秦晋是绝难说出口的,毕竟他是要避嫌的,因而一时间委实难以决断。
    “臣赞同陛下之策。”
    见秦晋也赞同,李亨总算长舒了一口气,可这口气呼出来以后,整个人也随之萎靡不振起来,意识模糊,眼皮沉似灌了铅一般。几句话没说完,整个人都渐渐迷糊了。
    秦晋觉到李亨的变化与反常,赶忙呼唤御医,心中却是砰砰乱跳,心道李亨的身T也是让人心中没底,明明刚刚还好好的,神思敏捷细致,可一眨眼的功夫居然就这般模样了中文网)

第七百一十章:天子忽反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