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九章:太子西逃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就此向西,岂非南辕北辙?
    “太上皇曾交代,让咱们到冯翊郡去,太守杜甫是个忠直之人!,断不会为难我等”
    候砼却厉声道:
    “殿下难道忘了汉末献帝故事?杜甫再有忠直之名,还不是秦某人的爪牙?咱们轻兵投奔,焉知不是送羊入虎口?”
    如此声sE俱厉的提醒,李豫也不禁陷入了沉默,一方面心底里有个声音在提醒着他,祖父不会坑害他。可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声音也在时时的嘲笑着:将自己的X命安危C于他人之手,何其蠢也!
    “殿下,莫再犹豫了!”
    “也罢,便往西去!”
    候砼的打算很简单,陇右与河西是唐.军中各派系势力渗透最弱的地方,他们可以先到陇右募集兵马,然后再往河西落脚。到那时,就算张皇后和李辅国派来大军征伐,茫茫的祁连山雪山便会成为那些乱贼们难以逾越的屏障。
    仅仅一日夜功夫,李豫侯砼等人就进入了陇右道秦渭两州交界之地。再往西走数百里,便是陇右重镇金城。
    沿途官员得知太子西巡,纷纷出迎,又派兵护卫。有嗅觉敏锐者,当也料得到长安一定又出了变故,但也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拒绝李豫过境。
    等大军出渭州,进入兰州郡经过狄道之时,李豫身边的随从军士也由不足千人,暴增到近万人。如此庞大的队伍里,战兵只占了其中的三成左右,剩下的则全是运输物资的民夫。
    此去河西远达千里,道路又极艰难,其间更是人烟稀少,没有足够的粮食那是绝对不行的。
    负责前出的探马忽然带回了不少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的逃兵。
    侯砼之意是将这些人全部问斩,以正军纪,但逃兵们却哭号喊冤,他们乃河州守军,被吐蕃人兵马大败,不得已才溃逃往渭州等地。
    “胡说八道,吐蕃人去岁刚刚内讧,心赞普立足未稳,又岂会轻易兴兵?还不是怕Si,编排的谎言么?”
    李豫也倾向于侯砼的说法,但现在他们正在逃亡的路上,因而就算厌恶这些人是逃兵,可在他们声声哭号之下,还是犯了恻隐之心,只将其中几名带头的倒霉队正斩首了事。
    由于有了逃兵的cHa曲,侯砼不免心生警觉,决定放弃既定的长城堡、康狼山路线,转而向西南渡过兆水,本宝塞州安乐县而去。
    李豫觉得侯砼有些过于风声鹤唳。
    “不过是些逃兵,咱们就要改变既定路线吗?”
    “当此危急时刻,须得时时谨慎,不能抱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无事则罢,万一有事,在这陇右之地,还有谁能来助殿下一臂之力,为陛下解难呢?”
    闻言,李豫无语,他知道侯砼的话完全在理,俗语云: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无大错就是!
    只听侯砼又道:
    “除此之外,河州还驻扎着一支镇西军,亦是哥舒老相公节度陇右时所设立,兵马使杜万全乃末将袍泽旧友,是个可信之人,如果将此人招揽至殿下身边,岂非又多了一大助力?”
    李豫闻言之后,一则以喜,又一则以忧。但终究再没有反对的言语。
    此时,皇祖父在他儿时曾耳提面命说过的一些话陡然清晰了许多,为人主者御下之道便在于一个制衡与相争,如果臣下都是一团和气,倒霉的便是人主了。
    当年的李豫直觉这是匪夷所思的悖论,将相和气,君明而臣贤,不正是古来君王所追求的吗?直至现在,身陷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的窘境当中,他忽然就想通了。侯砼怕秦晋效仿董曹之辈,那他本人呢?而且很快又将多出一个镇西军兵马使杜万全。
    一行人横穿金剑山河谷时已经过午,这里随着忽然便得到了探马的示警,长长而又低回的鸣笛声,响彻山间,这是万分紧急时才用的示警之法。
    “敌袭,敌袭!”
    侯砼大惊之下,意识到前方有不可测的危险,一面命人护着李豫向后退,一面又组织人马在河谷中布置防御。
    一名军将跳下马来,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一阵,面sE大变。
    “不好,是骑兵,规模绝不在少数!”
    金剑山的这条河谷宽达数里,当中只有一条深可及膝的小河,据说是兆水的一条支流。而且这河谷内的地形又很是平坦,足够骑兵展开攻击阵型,如此种种均对他们不利。
    侯砼反应的虽快,却还是晚了一步,大地忽然猛烈的震颤起来,阵阵惊雷咆哮正由远及近。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八百八十九章:太子西逃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