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子期互为知音让多少人为之向往,如今他们却恍然发现,李云和祖名君之事岂不是正是唐当代的伯牙子期。
二人齐心协力共建渭水桥,在桥即将建成之时,李云身患残疾,坚持用望远镜督造桥,而祖名君成为了李云的口舌和手臂,替李云亲身上桥,督造修建,这样的知音岂不是让人甚是羡慕。
李世民不由怦然心动,渭水桥关系到长安城的北方通道,自然不容有失,越早建成,好越多,如今李云和祖名君相互配合,既可以发挥二人的才学,又可以让渭水桥如期完工,岂不是两全其美。
“更重要的是,渭水桥虽然是超越唐所有桥的超级工程,但是对于新式桥梁来说却仅仅是一个新的尝试,未来更加宏伟的黄河桥,长江桥更是需要李总工的建桥学问,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连李总工连小小的渭水桥都没有完成,设计动工黄河长江桥更是无从谈起。”墨顿郑重道。
张亮所说的南北砖路畅通只是虚言而已,在太原到岭南的砖路上,至少还有两个拦路虎,那就是长江和黄河,无论是江南还是北方的货物,一旦到了长江和黄河,都只有采用水运,用船渡运货,可是耽误不少功夫,更是平添了修建黄河和长江桥的迫切。
刹那间,满朝寂静,墨顿所说的不错,渭水桥虽然目前来说,乃是唐第一桥,然而比渭水更宽,更加复杂的河道多的去,从未来着想,如今看起来宏伟的渭水桥还真是一个小工程,甚至积累造桥经验的成分多些。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渭水桥乃是唐桥梁的新的尝试,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李云已经过去一半了,临阵换将的确是忌,希望他莫要辜负朕的信任,和祖名君一起为朕谱一首真正的高山流水。”
“多谢陛下信任!”墨顿郑重拱手道。
众人用复杂的目光看着墨顿,顿时明白曾经锋芒毕露的墨家子又回来了,今日一出手,其思路可谓是天马行空,却让人不禁信服。何等困难的局面在他的手中竟然迎刃而解。
“这才是真正墨家子,三年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众臣感叹道。
如果墨顿知道众人的心思,定然晒然一笑道:“不!是墨某的女已经入学了,终于腾出手了。”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