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不科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类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看着面前光幕的提示。
    徐云脸部的肌肉抽动了几下,心情隐约有些微妙。
    这算是收flag了吗......
    其实说句实话。
    从当时掌握的情报来看,徐云的推导思路并没有太大问题:
    威尔和汤姆逊在报出姓名时光环没有任何提示,同时汤姆逊又明确表示,自己要去剑桥找一位老教授。
    考虑到主线人物必然和汤姆逊有关,光环似乎也喜欢去发掘一些冷门人物。
    徐云以此想到了霍普金斯身上,推导过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找不出太大疏漏。
    结果没想到......
    威尔这个名字其实是个马甲号,这个苏格兰青年的真实身份tmd居然是麦克斯韦!
    那麦克斯韦啊......
    在徐云穿越来的21世纪。
    有两个问题在民间一直都颇有争议,基本上一提出来就必然出现撕逼。
    一是豆腐脑的甜咸辣党之争。
    二便是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人之中,谁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很早之前提及过。
    《自然》并没有在2000年的时候,评选过千年以来最伟大的20位物理学家,那是天涯论坛传出来的流言。
    因为对于网站、杂志来说,没有人敢以官方的身份在这种问题上予以定性。
    但另一方面。
    那些期刊网站虽然不会自己站队,偶尔却会提供平台,组织一些让业内人士进行投票选择的活动。
    例如Physics World和Physics Web Survey就经常搞这种事情。
    从1999年至今。
    由JCR分区中Q1区的核心期刊组织过的科学家评选有29次。
    B某C电视台在还没搞出那些阴间操作前的ICONS栏目,也曾经在2007和2011年组织过两次评选。
    29+2=31。
    这个数字便是新世纪以来,权威期刊以及媒体组织过的科学家评选总次数。
    而在这31次评选中。
    小牛...或者说老牛占据第一的次数有14次,爱因斯坦则是17次。
    二者打的可谓是难解难分。
    而就在第一那俩神仙争来争去的同时,老三这个位置却有一个人稳如泰山。
    他便是麦克斯韦。
    在这31次评选中。
    除了伽利略占据四次、普兰克分走三次之外。
    剩下的24次评选出的第三名,无一例外全都是麦克斯韦。
    那么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呢?
    1831年6月13日,麦克斯韦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生。
    他的父亲是一位辩护律师,名叫詹姆斯·克拉克。
    麦克斯韦之所以会多出一个“麦克斯韦”姓氏,是因为克拉克家族和麦克斯韦家族关系深厚。
    例如小麦克斯韦的曾祖母就来自麦克斯韦家族,并且小麦克斯韦他爹还继承了麦克斯韦家族的一些地产。
    不过幼年时期的麦克斯韦虽然家境殷实,但因为口音浓重等问题经常遭到同龄人的嘲笑。
    所以他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太喜欢讲话。
    8岁那年。
    麦克斯韦的母亲患病去世,导致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不过幸运的是。
    麦克斯韦的父亲并没有放弃对他的关爱,而是积极鼓励和陪伴他成长,并且将他送入了爱丁堡公学就读。
    15岁的时候。
    麦克斯韦在爱丁堡皇家协会学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卵形线》。
    1847年。
    16岁的麦克斯韦如愿进入了爱丁堡大学。
    此后他连续四年获得年级第一,同时还蝉联了四届苏格兰大学的calm金奖章——就是汤姆逊获得过一次的东西。
    1850年。
    爱丁堡大学表示我们这座小庙容不下这尊大佛,要不麦神您还是另投他处吧。
    而此时剑桥大学的校董事会,则在讨论是否要将三一学院的减肥生废除——毕竟这玩意儿小两百年来就只有小牛一人通过了考核,设立起来基本上有等于无,没啥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
    有人提了个建议:
    反正不要钱,要不让小麦同学来试一试?
    如果连他都不行,那就干脆取消了吧。
    于是麦克斯韦在威廉·汤姆逊的护送下转入剑桥大学,最终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了继小牛之后第二位三一学院的减费生。
    入校后。
    他先是被吸收进了剑桥大学的剑桥使徒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剑桥使徒。
    23岁那年。
    麦克斯韦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毕业,而这也是很多人为数不多对麦克斯韦产生质疑的地方:
    小麦毕业时的成绩只有年纪第二名。
    这就好比网文小说里某天才入宗,宗门派遣长老不远万里护送,入宗便位列核心弟子,功法和资源全部拉满。
    结果宗门大比的时候呢,他才得了个第二名,这就有些对不起他之前的光环。
    但实际上,这事儿的背后另有隐情,远远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
    只是不知为何,国内的许多资料库都将这段内容隐去了。
    好在麦克斯韦作为历史名人,很多权威的外文期刊上都有详尽的介绍:
    那时候英国的大学学位叫做Honours Degree,也就是荣誉学位。
    荣誉学位分成四等,一等最高,四等最低。
    当时学院给小麦的要求是必须拿到其中的一等学位,即First honours Degree。
    整个考试阶段持续22天,内容11门。
    其中有3门必考,所有科目的满分都是100分,即总分1100分。
    一等学位的最低分数线为770分,只要考过的科目里包括了三门必考并且总分达标,剩下的科目可以放弃不考。
    结果考试期间小麦父亲忽然病危,所以归家心切的小麦,整个考试阶段只考了八门课程。
    等达到了一等学位分数线后,他便放弃了剩余三门考试,直接赶回了爱丁堡。
    小麦八门的成绩是793分,第一那位则是11门总837....
    如果小麦把那剩余三科考完,分数百分百稳稳破千。
    所以这事儿真不算啥黑点.....
    毕业后的1855年,麦克斯韦读到了大神法拉第的著作《电学实验研究》。
    他被书中各种各样的电磁感应实验所吸引,正式开始研究电磁学。
    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启了自己的挂壁之路。
    1855年。
    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
    他第一次试图将数学形式引入法拉第的力线概念,从而初步建立电与磁之间的数学关系。
    这篇文章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重视,也得到法拉第本人的赞扬。
    1862年。
    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论物理学的力线》。
    在这篇论文中。
    他首次提出了“位移电流”和“电磁场”等新概念,对电磁理论给出了更完整的数学表述。
    1864年。
    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这篇论文中不仅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还首次提出了“电磁波”的概念。
    后来他还写出了《电磁通论》这部著作,筹建了剑桥大学的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并且担任了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麦克斯韦在他活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受到符合其身份的尊重。
    恰恰相反。
    当时哪怕是剑桥学院内部,都有很多人认为他走的是歪门邪道。
    当年他进入三一学院时有多光鲜,中年时便有多凄凉。
    因为他的理论实在是太精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类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