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不科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这就是科大!!(8.2k)[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
    不过很快。
    徐云又注意到了另外一条推送来的微博。
    这条微博的内容很简单,就几十个字:
    【热搜偶见徐云和中科大相关内容,无任何利益关系,但希望大家先别急着下定论,等等不急(抱拳表情包)】
    而博主的昵称则是.......
    应小天。
    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徐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一段画面:
    伴随着某段魔性的音乐,一位浓眉大眼的男子跳起了更为魔性的舞蹈,跳完后响起了一道低沉的旁白——“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
    “应小天啊.......”
    看着应小天的这条微博,徐云的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当年应小天和海澜之家算是互相成就,结果在正值演艺事业巅峰的时候被某个女演员突然进行了污蔑。
    随后数位好哥们反水插刀,代言被抢,片商解约。
    舆论压力丝毫不逊色与此事的徐云。
    应小天因此被逼的几近退圈,只有杨紫等少数明星好友选择支持他。
    他就这样一直被泼着污水,直到多年后方才随着一道监控视频的公布而平反。
    没想到在这个关头,应小天这位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艺人,居然会替自己发声?
    要知道。
    即便应小天曾经遭遇过污蔑,发表这些言论也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例如这条微博下方,便有不少辱骂他收钱洗白的言论。
    或许只有淋过雨的人,才会去为别人撑伞吧......
    徐云只能默默将这份人情记载心底,希望今后能有机会还上。
    哒哒哒——
    就在徐云刷着微博之际,不远处的楼梯口忽然传来了几道脚步声。
    徐云没有听声辨人的特异功能,不过在听到这几道脚步声的瞬间,他的内心便冒出了一个念头:
    会应该开完了。
    果不其然。
    过了片刻。
    只见一位年纪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一手拎着公文包另一手握着保温杯的中年男子快步从楼道走出,笔直的朝门外走去。
    徐云认得对方的身份,此人叫做曹斌,是工程科学学院的一位党务领导。
    接着很快。
    陆续又有几人走下,都是徐云没怎么打过交道但却认得身份的科大高层。
    徐云便连忙将手机收好,安静的等了起来——潘院士必然会和田良伟一起下楼,田良伟又年逾六旬,所以他们下楼的位次肯定比较靠后。
    果不其然。
    过了三分钟左右。
    楼道处方才出现了田良伟、潘院士、陆朝阳和王清尘四人的身影。
    徐云快速站起身,走到了众人身边:
    “老师,陆教授,王主任。”
    潘院士上前打量了徐云一番,主动问道:
    “小徐,家里人和你联系过了吧?”
    徐云连忙点点头,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丝暖意。
    潘院士之前给他家里打的电话,算是把徐云最担心的一块区域给抹平了:
    “联系过了,如果不是您出面,我还不知道怎么和我妈解释呢。”
    潘院士闻言只是轻轻摆了摆手,没有太过揽功,而是指了指徐云起身的休息区:
    “走,我们过去说吧。”
    徐云自无异议。
    来到休息区后,五人比较随意的落了个位:
    潘院士、田良伟、陆朝阳和王清尘依次坐在了一条长沙发上,徐云则坐到了边上的单人沙发,做洗耳恭听状。
    接着潘院士和田良伟对视一眼,只见潘院士忽然脸色一板,看着徐云说道:
    “小徐,有件事要和你说一声,你最好做个心理准备。”
    徐云顿时心中一凛:
    “您说。”
    “.......”
    潘院士沉默片刻,幽幽叹了口气:
    “小徐,这次....可能要委屈你一下了。”
    徐云压在膝盖上的拳头一紧,喉咙莫名的有些干涩了起来:
    “老师,学校这是....准备放弃我?”
    徐云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声调已经带上了些许颤抖。
    不过很快。
    徐云有些黯淡下去的目光,便被潘院士再次唤醒了:
    “啥?放弃你?小徐,科大在你的心中就这么不可靠?”
    “!!”
    徐云猛然抬起了头,直愣愣的看着自己的老师。
    只见潘院士摸了摸沙发的扶手,又用左脚踩了两下地板:
    “小徐,你还记得科大的南迁史吗?”
    徐云此时的心绪有些飘忽,不过还是很快答道:
    “当然记得。”
    对于每个科大学子来说.
    科大当年的南迁史,都是一段永远不会忘却的悲壮故事。
    1969年的时候。
    受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制定了一份《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的文件。
    短短几年之内,大量高校迁移出燕京。
    而其中迁移最彻底、过程最凄凉的,则无疑是科大。
    当时科大预备搬迁的时候一共派出了两支队伍,分别前往荆楚的沙市和豫省寻找合适的搬迁地址。
    当时的沙市有中科院的干校,所以科大方面原本以为去沙市较为容易被接纳。
    但这一队却遇到了困难——沙市虽然接待了团队,却委婉的表示了没有接纳一所学校的能力。
    同样的。
    尽管前往豫省的队伍带有当时某个刘姓大领导的亲笔信,也仍然遭遇了婉拒。
    回到燕京后,这两队便汇报了这一事实。
    于是呢。
    科大又派出了两支队伍,让他们前往赣南和皖南考察选址。
    随后赣南表示了坚决不接收科大,连门都不让拜访团队进,据说甚至放了狗。
    唯独皖南的领导班子没有拒绝,并且表示全省勒紧裤子也要养下科大。
    于是科大就此迁往了庐州。
    在科大的搬迁过程中,运货总量足足达到了865吨。
    装运出书籍、器材等物件一共35000多箱,迁出教师家属490多户。
    组织教师、学生、职工的搬迁足足达到了6000多人次。
    科大先辈们甚至连实验室的水泥墩子,报废的锅炉,埋在地下的电缆也挖出来,一股脑地都装上了南下的列车。
    只是由于时代运力的问题。
    科大在搬迁过程中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器材用具,流失了一半以上的教师,但却没有清退任何一名学生——在当时那个不可说的年代,很多学生其实是要被开除的。
    就是在这种基础上。
    科大后来首创了少年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建立了华夏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虽然过程中掺杂了方肘子这个科大之耻,但纯属意外,算是容许范围内的误差。
    所以为啥说科大人会特别有归属感呢,就是因为先辈们传下来的精神就是这样的。
    论综合教学能力。
    科大确实进不了前五,一般在1015名之间晃悠。
    但若论凝聚力。
    科大在国内无疑首屈一指,最少都能进入前三。
    看着回忆完科大南迁史的徐云,潘院士又扶了扶眼镜:
    “小徐,当初那个时代科大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何况现在呢?”
    徐云张了张嘴,下意识问道:
    “那您说的要委屈我是指......”
    潘院士依旧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小徐,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在上头开了这么久的会吗?”
    徐云很光棍的摇了摇头。
    如果没记错,田良伟似乎也吐槽过这点。
    只见潘院士沉默片刻,从身上取出了自己的手机,在徐云面前晃了晃:
    “因为在会议过程中,我们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
    徐云眨了眨眼:
    “谁的电话?”
    这一次,潘院士没有卖关子了:
    “侯星远,侯院长,他明确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指示。”
    “什么指示?”
    “先委屈你几天,等到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之后,举科大之力....发起反击。”
    徐云闻言,整个人顿时呆立当场。
    .......
    注:
    今晚继续通宵,求月票!!!!
    /20/20775/14610306

第三百七十四章 这就是科大!!(8.2k)[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