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不科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为众人介绍好b1实验厅后。
    季向东又带着众人先后参观了b2、c1等比较特殊的实验地点。
    毕竟一来很多设备还需要调试,不能立刻就展开复验流程。
    二来则是锦屏实验室的有些实验区域确实比较特殊,有很多都是暗物质方向的专用设备。
    即便在场的人中有90%都是院士,他们平日里其实也没多少机会接触到这些玩意儿——这个道理反过来也同样适用。
    例如潘院士他们经常用到的贝尔态集成观测环,季向东估摸着连怎么开示数都搞不明白。
    当然了。
    王老这些上了年纪的功勋并没有随行,而是被安顿在了休息室小憩。
    就这样。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
    季向东才带着一众老院士,回到了b1实验厅后头的设备室。
    这间设备室隶属于b1实验室的研究模块,电子设备很多,主要承担各种口令方案的输入。
    设备室的面积大概有三百多平米,看起来非常宽敞,中间的墙壁上安置着一块巨大的led屏幕。
    屏幕下方是一个主控台,差不多是个2x8的规格。
    通常来说。
    这种布置的台下应该摆放着一些电脑以及其他设备,就像大家平时看到的卫星发射的指挥室一般。
    不过考虑到今天到场的大佬很多且年纪较大,实验室方面便撤去了那些桌子。
    取而代之的。
    则是一些人体工程学椅甚至躺椅。
    同时每张椅子上还准备有毛毯、茶水以及一些含糖量不是很高的小点心或者五谷粥。
    除此以外。
    在实验室的外头,还有一个由蓉城方面支援过来的专家团在等候待命,全是保健局的资深大佬。
    再往外甚至还有直升机随时准备起飞。
    毕竟这可是整整二十七位华夏院士,其中还包括了王老这种国宝,怎么样小心都不为过。
    很快。
    大多数院士都坐到了位置上,悠哉哉的喝起了茶。
    还有几位液闪方面的大佬则来到了操作台,就近听起了实验方案。
    毕竟他们和侯星远一样,都是昨天才收到了科大发现暗物质的通知,然后立马便乘坐飞机赶到了蓉城。
    也就是他们只知道这么个事儿,但具体的发现过程却并不了解。
    也就王老这样的的暗物质属性框架是生活范畴,精度是不同的。
    由于4000吨的水基液体闪烁体灌注起来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因此趁着空隙,季向东便向众人介绍起了具体的实验方案——这么多大佬来锦屏可不只是为了看戏,更是为了审计实验的误差。
    “各位院士,我们的准备是这样的。”
    操作台边。
    季向东拿着一块写字板,飞快的在上面画着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来来说,原子退激发的时候会产生光子,所以在设备底部放上一个光子探测器去接受直接闪光信号就行了。”
    季向东说着,在【直接闪光信号】上画了个圈。
    同时边上标注了一个字母:
    l1。
    接着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但考虑到暗物质和液氙作用后,传递能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那么顺利。”
    “所以我们在在气液表面与探测器,但暗物质的特殊性在那儿,所以这种误差必须要避免才行。”
    听到老院士这番话。
    其余众人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老院士的全名叫做周绍平,今年也快85岁了,属于华夏高能物理当之无愧的拓路者。
    他所说的放射性背景并不是在挑刺,而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毕竟今天他们的验证数据,可能关系到华夏建国以来高能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成果,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季向东显然也早就想到了这点,很是从容的继续在写字板上解释了起来:
    “周老,您说的情况我们也考虑过,实验室方面事先便准备好了一套应对方案。”
    “正如您所说,普通的放射线有电磁相互作用,所以与氙原子的核外电子反应较多,而与氙原子核反应较少。”
    “因此它们主要会使氙原子发生电子反冲,所以在某个时间段内,l1信号的计数会较少。”
    “由此我们准备从这里切入,通过Λcdm算法去比较l1和l2的阶段性差值,以此区分暗物质信号与普通的放射信号,从而降低放射性背景的影响。”
    “Λcdm算法?”
    周绍平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眉头不由微微皱起了些许。
    所谓Λcdm。
    它读法其实是Λcdm,属于量子场论的一种模型。
    Λcdm中的Λ代表暗能量,cdm则代表冷暗物质。
    量子场论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以非常简洁的形式解释了当时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
    到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发现为止,标准模型预言的所有粒子均被发现,量子场论的某些预言与实验结果的偏离度甚至小于亿分之一。
    但作为量子场论延伸出的暗物质情景模型,Λcdm就比较拉跨了。
    截止到目前。
    它与现有宇宙模型描述的误差,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
    在微观领域,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差值。
    没办法。
    科学界对于暗物质的认知实在是太浅了。
    更关键的是.......
    上头曾经说过。
    在液氙这个情景中,暗物质的的命中率是1/100000000000000000000。
    模型本身有误差,命中率又不确定。
    因此季向东所谓的‘阶段性差值,其实基本上就是一个伪命题。
    举个例子。
    如果模型正确,并且命中率高,那么应该会出现这么一个结果:
    报告分成20个区间,每隔4个区间便有一个波峰——也就是发生了碰撞。
    周期固定,到时候只要比较波峰差异就行了。
    但由于模型不正确的缘故,到时候实际出现的结果可能是这样的:
    依旧是20个区间,14区间平滑,5区间有个凸起,然后614全平滑,15、17产生了凸起.......
    没有周期性的波峰波谷,几乎无法消弭放射性背景的影响。
    所以这个方案虽然可行,但绝对谈不上有多精确——至少配不上暗物质这个概念所应有的精度。
    这些大佬今天聚集到这里,明显表明了上头的一个态度:
    暗物质必须要尽快完成复验,然后进行公布。
    背后的原因周绍平不了解,也许是侯星远在从潘院士那边得知了他们想来锦屏后的临时起意,也许是更高层的其他一些想法。
    总之现实就是如此。
    因此他们不存在什么先用普通手段验证一轮、过个把月再进行更精密复验的可能——他们现在进行的,就是期末考。
    否则要完成普通复验的话,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想到这里。
    周绍平不由看向了季向东,对他问道:
    “小季,这部分方案能不能再优化一点儿?”
    季向东斟酌片刻,脸上露出了一丝难色。
    很明显。
    周绍平的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显然做不到。
    这倒不是说季向东能力不足,或者锦屏实验室这个国之重器就这水平。
    而是因为孤点粒子太特殊了。
    之前提及过。
    目前业内最火热的暗物质候选一共有两个微粒。
    一是惰性中微子——普通中微子是热暗物质,那么比较‘懒惰的中微子,理论上应该就符合冷暗物质的要求了。
    二就是imp的时候,曾经说过科院有一位很喜欢仙侠小说的老教授,给wimp取了一个【道标】的绰号。
    此人正是周绍平。
    总而言之。
    由于这玩意儿在模型上实在是太合适了,于是这几十年来,无数全世界最优秀的实验物理学们都在沿着这个方向寻找暗物质。
    结果呢?
    科大不声不响的发现了一个孤点粒子,同时由于4685Λ超子的伴生性质,和此前所有的研究方向截然不同。
    这个情况落到现实,最直观的反应就是.......
    许多事先为wimp的设备突然没用了。
    如果说时间充足那还好说点,大不了群策群力调试一下设备,一两个月后说不定也能用上。
    但别忘了。
    锦屏实验室收到这消息的时间也就二十多个小时。
    同时由于暗物质的特殊性,科院乃至更上头不可能会再给那么多的时间来准备——否则大家也不会急乎乎的跑到锦屏了。
    在这种情况下。
    你想让实验室拿出一套完备到严丝合缝、不存在一点误差的方案......
    那还不如要他们去鼓捣五彩斑斓的黑呢。
    实际上。
    光是季向东拿出的这份方案,都让一百多位科研人员掉了大半头发了。
    周绍平等人很快也意识到了这点,然后......
 

第四百一十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