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不科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夫都是八十九十岁的人,到了这时候精力的损耗都不低。
    只是眼下这个情况说是分组计算,实质上也可以看做一次无声的战场,各人代表的都是各自的国家——例如希格斯身边的都是英国人,特胡夫特的两位助理也都是尼德兰人,波利亚科夫的助理则是毛熊人。
    因此众人虽累,却没人愿意先开口退场。
    周绍平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只见他稍加思索,便很快点了点头:
    “好,那就辛苦你了,小徐。”
    听闻此言。
    周绍平对面的杨老不由抬起头,轻轻看了他一眼。
    虽然杨老前半生常年待在国外,2003年底才重新回国,与国内的科研派系没太多纠葛与接触。
    但周绍平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气,因此他的性格和经历杨老还是有所耳闻的。
    周绍平早些年有个很喜欢的学生,天资极佳,大二的时候就被已经当选院士的周绍平收做了弟子。
    几年后,那位学生考上研究生,顺利的进入了周绍平的项目组。
    结果在某次实验中。
    周绍平因为一直加班身体欠佳,那位学生便主动提出了为周绍平分担部分项目的想法,周绍平很自然的同意了。
    结果......
    那位学生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计算失误,导致光源因量级过大而超限溢出,造成了设备的严重损坏。
    最终整个项目功亏一篑,5000多块钱的经费打了水漂。
    要知道。
    那可是1983年的五千块钱。
    同时由于实验使用的是一代辐射光源,超限后的辐射射线直接穿过了纵向梯度二极磁铁,导致四位最近的研究人员遭到了辐射,出现了严重的热辐射烧伤现象。
    其中一人在三年后去世,一人肺部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后遗症,一人双目失明。
    没错。
    这就是发生在怀柔基地的那次意外,也是华夏高能物理史上相当惨重的一次实验事故。
    而那位双目失明的工作人员,正是周绍平的学生黄武祥。
    自那之后。
    周绍平平日里虽然乐呵呵的不发脾气,但在研究上却有个很古怪的坚持:
    凡是已经划定好的任务,他绝不会交给别人去做。
    这个习惯周绍平保持了整整40年,没想到在今天他居然......
    破例了?
    是因为体力不支?
    杨老扫了眼周绍平,心中轻轻摇了摇头。
    不太像。
    虽然周绍平看起来确实有点疲惫,但无论是脸色还是计算效率,都远远没有到‘撑不下去这种程度。
    而既然不是体力原因,那么答桉就只有一个了——
    周绍平遇到了可以真正信赖的后辈,这股信心之强,硬生生盖过了心中的那道梦魔。
    想到这里。
    杨老又悄悄看了眼身边的徐云,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周绍平、章公定、侯星远、王老还有杨老本人。仟????d
    不知不觉中。
    这个年轻人已经与如此多老一辈院士有过接触,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承认与帮助,被一位又一位老院士载予厚望。
    纵观整个华夏科学界的年轻一代,徐云是唯一一人。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
    他本人似乎并没意识到这一点?
    ............
    其实如果徐云能追更到这一章的话,他或许能透过文字内容了解到杨老心中所想。
    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此时他的心思压根就没去考虑什么期待或者信任,而是一心投放到了数据的计算上。
    毕竟这是最后的boss了。
    有着狄利克雷的加持,徐云的脑海显得一片清明。
    唰唰唰——
    大量的公式随着笔尖的移动,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在了算纸上。
    模量平方算符中同时含有位置算符与动量算符,二者存在一种很精确的对易关系。
    如果是通过现象测得的微粒,推导起来其实是很容易的,套模板就行了。
    但问题是‘冥王星粒子并没有被捕捉过,所以推导过程就非常麻烦了
    而徐云这次准备的切入点是.....
    庞加来群。
    因为庞加来群有个很特殊的地方:
    它的表示可以完全由其迷向子群及诱导表示决定。
    借助poincare群万有覆盖的小群在自旋空间上的表示,即可得到该万有覆盖在希尔伯特空间上的不可约幺正表示,即诱导表示。
    不同的迷向子群给出不同的诱导表示,对应不同的单粒子态。
    即粒子的不可约幺正表示,是完全由时空的基本对称性决定了的,不会有其他因素干扰。
    嗯,上面这段话是标准的汉字和人话。
    过了片刻。
    徐云在密级的计算内容下方,写下了算符lz本征值为m的本征态:
    l+ψm=cψm+1......
    同时[lz,l+]=l+可得lzl+=l++l+lz=l+(1+lz),所以可见l+相当于一个生成算符,l?相当于一个湮灭算符。
    它们使得lz的本征值总是依次递增或递减整数1,当角动量的模量平方取定且lz的最大本征值为m=l1时,则必有l+ψl=0。
    看到这里。
    可能有部分众所周同学就感觉有些奇怪了:
    为什么最大本征值是m=l1呢,不应该是等于l吗?
    原因很简单。
    因为当角动量的模量平方取定且l为m的量最大允许值时,本征值为l+1的态是不存在的。
    由于系统总可以处于轨道角动量为0的状态,所以0必是分量算符lz的一个本征值。
    而由l+与l?的行为可知,对于角动量分量算符lz,它的相邻本征值之间总是相差一个整数1。
    所以分量算符lz的本征值只能为
    当然了。
    徐云能够想到这点,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此时他拥有的视野。
    就像威腾他们之前忽略了孤位基失的畸变一样,l+1的态并不在常规的校验范围里,比它重要的流程还有不少。
    而一旦在这里计算失误......
    那么这次的推导...至少周绍平和徐云代表的科院组的推导,将会彻底功亏一篑。
    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就是二元旋量了。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把sz的本征值σ看作是一个变量,则粒子的自旋波函数是σ的函数——此前提及过,冥王星粒子的自旋是半奇数,也就是1/2、3/2或者5/2等等.....
    因此它的矩阵因素只有一种表现形:
    ξ′1η′2?ξ′2η′1=(αδ?βγ)(ξ1η2?ξ2η1)。
    这是两个二元旋量的组合,是一个在二元旋量空间中的标量。
    写到这里。
    徐云再次翻动了一下之前的数据。
    “果然没错....行列式等于1,这就是导致flux取值太大的真正原因。”
    其实在之前的过程中,徐云一直感觉有一个疑惑没有被解答:
    那就是在孤点粒子测算中,预期的bad是这是他亲手检测出来的数据,并且检测了不止一次。
    但对应的flux取值却依旧变大了,虽然现象上看是因为‘冥王星微粒的影响,可空间算符上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解释。
    如今看来......
    原因就是因为变换后的行列式等于1。
    也就是它的外部限制条件改变了。
    因为对于非相对论情形,ξ1ξ?1+ξ2ξ?2的物理意义是在空间中确定的某一点处找到粒子的概率。
    因此ξ1ξ?1+ξ2ξ?2必须是一个标量,即应有:
    ξ′1ξ′?1+ξ′2ξ′?2=(uk1ξk)(uk?1ξ?k)+(uk2ξk)(uk?2ξ?k)=ξ1ξ?1+ξ2ξ?2。
    但对于相对论情形,ξ1ξ?1+ξ2ξ?2的物理意义不再是在空间中确定的某一点处找到粒子的概率,而是一个四维失量的时间分量。
    也就是它只有3个独立的实参量,并且其中一个是固....等等!
    蓦然。
    徐云在纸上行进的笔尖突兀一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有些惊悚的念头。
    “卧槽,不会是那玩意儿吧?......”
    ...........
    注:
    外公外婆快出院了,下个月应该可以小爆一波,应该。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