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不科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意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指挥室内。
    一想到《永乐大典》能给兔子们带来的增益。
    徐云就无比期待着那天的来临......
    虽然按照光环当初的提示。
    《永乐大典》在现世后,并不会具备直接增加国运的效果。
    但它却能够正本清源,能够直接增加民族凝聚力和法度公证,同时一定程度的减少社会戾气面。
    无论是以上哪点,都可以说是现如今急缺的buff。
    更重要的是......
    在经过了暗物质发布会后。
    徐云对国运的认知也进入了另一个高度:
    那就是光环奖励的国运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还是锦上添花的效果。
    真正决定国家民族走势的国运,其实是可以、同时也必须要靠自身去争取。
    ...........
    而徐云思索着《永乐大典》的同时。
    距离徐云不远处。
    嘟嘟嘟——
    潘院士身上的手机忽然毫无征兆的响了起来。
    潘院士见状朝张子昂等人做了个抱歉的手势,走到一旁接起了电话:
    “喂,是我......”
    见此情形。
    徐云只是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心中也没太过在意。
    毕竟潘院士可是标准的大忙人,每天大会小会无数,几乎隔一会儿就会有人联系一次。
    他甚至经常会出现实验室一进一出几??小时,手机未接电话十几个的情况。
    尤其是眼下接近青年项目本子的递交期限,联络潘院士的人就更多了——这也是为啥大多数院士都看起来特能侃大山的原因。
    一般来说,社恐基本上当不了院士......
    但徐云没想到的是。
    几秒钟后。
    他的身边便传来了潘院士带着强烈错愕的低呼声:
    “你说什么?”
    徐云心头顿时一戈登。
    他猛然转过头,发现此时潘院士的表情居然莫名的有些......
    慌乱?
    徐云的脑海中瞬间冒出了一股不太好的预感。
    潘院士的心理素质在他认识的人中可以排名前几,属于标准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超淡定人士。
    否则当初科院的暗物质发布会上,侯星远也不会选他做主讲发言人了。
    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心脏选手,此时居然如此的失态?
    “好我明白了....没问题,那就这样。”
    小半分钟后。
    潘院士挂断电话,转头直径看向了徐云:
    “小徐。”
    早就有所准备的徐云连忙站起身,快步走到了他身边,说道:
    “老师。”
    潘院士瞥了眼不远处的陆朝阳,深吸一口气,对徐云说道:
    “小徐,我们现在立马回燕京。”
    “回燕京?”
    徐云再次一愣,不过长期的师徒默契还是让他很快便给出了回答:
    “明白了,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潘院士摇了摇头,快步来到了张子昂和陆朝阳身边,与他们低声说了几句话。
    很快。
    张子昂和陆朝阳的脸上同时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随后潘院士返回原处,一拍徐云的肩膀:
    “小徐,走了。”
    徐云这才回过神:
    “哦哦,好的。”
    几分钟后。
    潘院士带着徐云来到了停车场。
    二人先后上了车子的主副驾驶室,系上安全带后,潘院士便发动起了车子。
    同时直到这时候,徐云也方才有机会询问情况:
    “老师,出什么事情了?”
    潘院士看了他一眼,脸上的表情极其凝重,斟酌着说道:
    “王老....他的身体情况很糟糕。”
    徐云瞳孔骤然一缩。
    不是吧。
    居然王老出事了?
    在前往停车场的路上,他其实想过很多种可能:
    比如说重力梯度仪泄密了。
    比如说海对面发现了某个重磅级物质,比如说轴子或者引力子啥的。
    又比如说科大本部发生了什么类似宿舍楼垮塌的大事儿,潘院士必须要赶回庐州等等.....
    但他唯独没有想到,此前好端端的王老居然出事了?
    随后潘院士看了眼路况,在道路许可范围内又加快了些许车速,同时继续说道:
    “据说医院方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不过人还没完全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医护组还在全力抢救中。”
    “只能希望王老他.....吉人天相吧。”
    徐云闻言,不由握紧了拳头。
    但愿如此.......
    作为国内顶尖的科院大佬,潘院士有个很特殊的习惯:
    他开的车历来很‘稳,车速鲜少超过30公里。
    以至于徐云他们几个学生曾经在私下里笑称,潘院士开车的速度还不如他们骑小电驴快呢。
    但这一次。
    潘院士的车速却一反常态的有些快,京藏高速上的时速都奔着90去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
    潘院士的车子驶入了卫生部燕京医院,并且径直开进了高干病区。
    众所周知。
    燕京最顶级的医疗机构有很多,光是三甲就有大几十家。
    其中不乏协和、中日友好、友谊这些顶级医院。
    但在这所有的顶级机构中,又有两所最为特殊,具备有高端医疗不能涵盖的职能。
    它们分别是
    301医院,以及卫生部直属的燕京医院。
    其中301属于部队医院,特殊的地方在于医院的南楼,正常情况下一颗金星以上才能进去。
    燕京医院则在常规接诊外还负担着政治保健任务,高干病区只有院士或者高官级大佬才能入住。
    徐云对于这两个神秘的区域神往已久,听说过不知道多少真真假假的传说。
    奈何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没有进入其中的资格,只能当一个吃瓜群众。
    结果没想到。
    今天他居然有这机会,亲身走入燕京医院的高干病区,这个传说中院士职称都才是准入门槛的地方。
    如果换做其他任何情景,徐云必然都会感到兴奋和欣喜。
    但唯独此刻例外。
    毕竟能让他这样一位没有职称的年轻人破格进入这里,王老的情况恐怕确实不太乐观。
    随后潘院士将车子停稳,二人解开安全带下了车。
    落地后。
    附近的某栋建筑内,很快出现了两个穿着普通卫衣、容貌身形也与普通人无异的男子。
    只见他们快步走到了潘院士和徐云身边,其中一人向潘院士展示了某个证件,另一人拿着台类似pos机的设备对二人拍了个照。
    眼见潘院士没有拒绝,徐云也乖乖跟着接受了检验。
    过了十几秒。
    其中一位个头较高的男子看了眼屏幕,轻轻点点头,说道:
    “信息录入成功,潘院士,请随我来吧。”
    潘院士点点头,朝徐云投了个跟上的眼神。
    随后两名卫衣男子引着二人前进了一小段路,全程没有多说话。
    两分钟后。
    几人走进了一栋四层的建筑内。
    建筑看起来像是个小型的急诊楼,一层大厅的装饰不算豪华,但布局却很大气,视野宽敞明亮。
    进门后。
    徐云一眼便注意到在入口的右前方处,此时正汇聚着一群表情凝重的男男女女。
    其中不乏徐云认识的熟人:
    例如科大前校长、现任科院院长侯星远。
    例如在锦屏实验室和蓉城发布会都有交集、试图给徐云介绍孙女的周绍平。
    又例如一些未曾谋面但徐云叫得出名字或者面熟的院士......
    潘院士显然也发现了这群人的所在,脚步不停的带着徐云赶到了侯星远身边。
    只见他甚至未对周绍平等人点头致意,便迫不及待的对侯星远问道:
    “院长,王老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侯星远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绷着脸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病情依旧不容乐观,但半个小时前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在正在病房里观察。”
    “刚才的过程你不在场,真是险而又险呐......”
    呼——
    听到侯星远的这番话。
    潘院士和徐云同时松了口气。
    心弦骤松之下,徐云的身子甚至还晃了两晃。
    从知道王老出事到现在,他的心绪没有放松过哪怕一秒。
    毕竟......
    虽然不清楚王老具体的发病原因,但徐云却可以百分百肯定一点:
    蓉城的几次奔波,必然极大的影响到了王老的身体。
    想想看吧。
    王老先是从燕京飞到了蓉城,再从蓉城驱车四百多公里到了锦屏深地实验室,验证完暗物质后又返回蓉城。
    接着在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
    他又亲自带着徐云前往了西昌,前后同样上百公里,这里又是一趟往返。
    再算上蓉城飞回燕京的航班......
    这种强度的行程就连徐云和陆朝阳这种年轻人都有些支撑不住,遑论王老这种百岁高龄的老者了。
    因此一路上,徐云不停的在自责和愧疚:
    别的不说。
    至少西昌基地那趟王老是可以完全不用去的,以王老在航空领域的地位,打个电话其实就能把问题搞定。
    或者退一万步。
    王老完全可以休息几天再去西昌。
    然而为了让徐云能够最高效率的与西昌方面接上轨,王老还是选择了第二天便亲自出马来做这个中间人。
    虽然整个决定都是王老独自所作。
    但从因果关系上讲,徐云无论如何都要承担很大很大的责任。
    倘若王老真的因此逝世......
    徐云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因此比起潘院士,徐云心头的压力要大上不少。
    好在.....
    王老吉人自有天相,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
    随后潘院士抹了把脖子上沁出的汗水,环视了周围一圈,又对侯星远问道:
    “侯院长,不知王老的病因是......”
    侯星远不动声色的扫了眼潘院士身边的徐云,接着很快便移开了目光,叹息道:
    “王老因为身体和年龄的原因长期卧床,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不过下肢深静脉血栓本身并不致命,很多老人都有这毛病,王老的保健团队很早以前也掌握了这个情况。”
    “但问题是下肢血栓脱落之后会导致急性肺栓塞,这是一种高致死率的症状。”
    “加之王老过去这些日子舟车劳顿,所以就加速了血栓脱落,保健团队也没法在出行的载具上进行相关检查,所以......”
    潘院士闻言默然。
    现场这些大佬并不全是同时来到的医院,有些人早有些人晚,因此侯星远的这个解释也说了不止一遍。
    但即便是多次听到这番话的人,此时的心情依旧有些沉重。
    现场除了王老家属的抽泣声外,没有一人开口说话。
    徐云更是如此。
    果然是因为行程密集而引发的意外啊......
    实话实说。
    虽然他在近代物理史上认识了很多为了华夏科研付出心血、甚至付出过性命的伟大人物。
    但他了解那些人物的渠道,主要还是文字或者影像,而非亲眼所见。
    因此徐云虽然对这些先辈感到无比尊敬,但情绪上主要还是单纯的感动居多。
    不过这一次却不一样。
    在得知王老险些因为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事情而引发急症后,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有无奈、
    有愧疚、
    有自责、
    也有愤怒.......
    他个人平时很讨厌网上的那些反思党,但至少在王老这件事情上——仅限于此事,他感觉确实该反思反思了。
    至少......
    不应该让王老这种本该躺靠在藤椅上含饴弄孙的百岁老者,还要为后辈的事情而忧心奔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这句话在2023年因为很多事情的缘故,性质上已经变得有些反讽。
    但至少在此刻。
    徐云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
    王老他们的长征已经胜利会师了,新一代的长征者必须要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而不应该让王老他们燃尽最后一丝的油火。
    与此同时。
    徐云忽然又想到了同样百岁的杨老。
    在王老出事之前。
    他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道

第四百九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意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