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埋葬大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矫枉必须过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这些村子里的庄稼汉,你要是文绉绉的跟他们说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些老农未必能听懂,也不一定有兴趣听,但是你要跟他们说不赶走鞑子,子子孙孙都得受建奴朝廷和满大人的欺压,这些老农就能听明白。
    朱晓松说的很直白,所以这些老农就来了兴趣。
    抽烟那个老家把烟锅子磕了磕,问道:“朱郎君,那你说的农会,又是个啥?是让咱庄子里的泥腿子们当官?”
    朱晓松嗯了一声,说道:“您老这么说,既对,又不对。这个农会啊,一是全面发动咱们老百姓,大家伙儿一起抗租、抗债、抗税、抗粮,二是听取咱们老百姓的意见,替咱们老百姓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那些劣绅想方设方的占了咱们的地,还要咱们向他们交租子,一交就是五、六成,碰到个灾年还得逼着咱们欠下驴打滚的利钱,恁说,这不是欺负人吗?”
    “还有官府,要是替咱百姓做主,规规矩矩的收税收粮,那咱也没啥好说的,毕竟这朝廷养着兵,还有河道桥梁啥的要修要建,收税收粮也说的过去,可是这鞑子官府是怎么做的?”
    “咱老家宁阳县,乾隆四十九年就要收乾隆九十四年的税,听说有的地方已经收到了一百多年以后,恁说说,这个税粮,咱怎么交?”
    “那钱聋皇帝倒是一路南巡一路免,可是他免他的,官府收官府的,万事开头难,意思就是除了开车之外,其他事情可能会在第一次的时候感觉困难,后面难啊难的可能就习惯了,也就不感觉难了。
    现在搞这个农会也是一样。
    只要能在徐庄这里开个好头,跟徐庄挨着的那些庄子就好办的多,而且是越往后就越容易,顶多就是多费几句口舌,把在徐庄说过的这些话再重复一遍。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主要是还是识字率的问题,毕竟我鞑清恨不得天下人都是不识字的文盲才好,所以朱晓松也没办法大量印刷文章报纸之类的东西,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宣扬。
    朱晓松也从来不担心农会/运动会误伤到某些不欺压百姓的士绅。
    太祖爷在《五卷屠龙秘术》第一卷里也说的很明白,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像兔子刚刚起家的时候还有什么富农、中农、贫农的区别,放到我鞑清时期就只有两种——人和奴隶的区别。
    螨州八旗的老爷们是人,剩下的全都是奴隶,只不过这些奴隶里面有的靠着讨好满大爷当了官,发了家,有的有自己的土地,有的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所以就区分成了士绅奴隶、小自耕农奴隶和佃农奴隶。
    很明显,除了士绅奴隶会竭力维护他们的主子的统治以外,剩下的小自耕奴隶和佃农奴隶是绝对不会拥护螨大爷的统治。
    其中,像佃农奴隶肯定会拥护朱晓松这样儿的逆匪,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一无所有,他们盼着有朱晓松这样儿的人站出来,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把骑在他们头上的螨大爷赶出去。
    而像那些小自耕奴隶则

第二十八章 矫枉必须过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