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摘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八章:一点光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怎料下一刻,夜执阳抬手先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这段时间让张扬翻译内容,他应该提前让张扬对‘都斤山‘哈尔和林‘阿史那氏这些词敏感一些。
    “没事儿,张总先翻译吧。”
    夜执阳对张扬歉意一笑,打算一会儿再说这件事儿,钱不庭反应过来《大隋五原郡出塞商录》中有记载过,沈千的故址极有可能在都斤山附近,因此也听得格外认真。
    在张扬的翻译中,夜执阳与钱不庭算是明白了这座山对于蒙国的重要性。
    在蒙国历史上,都斤山又被称之为杭爱山,从最初兴起的匈奴部落直到十三世纪的思汗大帝建起的大蒙古国,北方民族一直与这条山脉维系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公元三世纪前后,匈奴部落形成强大的联盟,曾多次在都斤山和鄂尔浑河畔举行过隆重的祭天仪式。
    突厥兴起时,突厥人将汗国牙庭设立在都斤山一带,此后因为东西突厥被大唐帝国陆续击败,都斤山就成为突厥遗部的精神象征,后来又成为突厥人复国的象征。不少古代突厥文石碑上还铭刻着对都斤山的溢美之词,比如《毗伽可汗碑》中写道:“我曾出兵到过很多地方,没有比都斤山再好的地方,统治国家的地方就是都斤山。”
    与匈奴、突厥一样,回纥人也起源于都斤山及鄂尔浑河流域,强盛之时,回纥人在鄂尔浑河畔还建起了回鹘城、富贵城等数座城池。
    时至现在,蒙国人仍然喜欢把都斤山主峰鄂特冈腾格里峰称作‘于都斤·腾格里·乌拉,有些传说也提到大地女神‘于都斤·额客就住在都斤山和鄂尔浑河的弯曲处。
    至于本书提到的九十四马团反叛之谜,无巧不巧,就发生在公元五五零年至于六二零年前后。
    马团,说得直白点儿就是马匪。
    要知道从古至今,在函夏星任何地方,都不缺少热爱自由,充斥着反抗因子的人。
    这些人要是将‘事业做大,那自然是不愁吃喝用度,但问题是‘自由创业初期,时常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这九十四位马匪就是如此,他们不乐于循规蹈矩的牧民生活,要说将脑袋别在腰上,为当时的部落战争拼命,那就更不乐意了。
    可要说偷匹马打家劫舍,以天为被地为床,饿了就抢肉,饥渴了就抢女人,他们就十分乐意,况且都斤山这个地方地势险峻,能打能逃,这的确为他们的自由作战提供了天然保障。
    ……
    沙—林高勒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张扬依旧保持着抑扬顿挫的语气。
    “后经秘查,马团横行霸道,与当地两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为阿史那氏,其二为阿史德氏。”
    张扬身旁,听到这番话的夜执阳终于绷不住了,当然,青年的眼神在逐渐明亮,显然这是令他兴奋的事情。
    按照《索靖·草书状·续》中的说法,沈千小时候扫目望去就是阔野千里,大抵是草原上平平无奇的放羊娃,之后《大隋五原郡出塞商录》中对沈千略作介绍,才说明他被阿史那氏赐了官姓。
    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沈千离开都斤山,和这些马匪有些关系?

第六百一十八章:一点光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