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争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二章
还不待她说完,池脩就出声打断了她:“我知道。”
声音极为平静。
像是一池已经不起波澜的死水,又似火山爆发之前的宁静。
可偏偏秦见微不识趣,她又道:“咱们当初不是都说好了,以后见了面,你过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吗?”
池脩压住火气,给她包完伤口。
又听见这人故意拉长了声音,“还是说……您终于发现,就您这茅坑里的石头似的脾气,真的如我当初所言,找不到下家了?”
火气压不住了!
池脩站起身,把用完的伤药“砰”的一声用力摔在桌上,气得当即就想转身走人。
我他妈到底为什么要来看她?!
就在秦见微彼时还在奏曲的时候,安阳长公主和池夫人不知什么时候也从画舫中转移到了看台之上,一开始倒是气氛正好。
高台之上的秦见微仪姿出众,琴艺高超,轻轻抬手,淙淙琴音就如清泉般缓缓从她手下流淌而出,池夫人听着就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台下的人也立时听了出来,她并没有弹上次的那一曲,反而选了另一首名曲——《高山流水》。
据《荀子·劝学篇》和《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学习琴艺,后来,为了让伯牙领略琴曲之中的“移情”,成连带他去了东海蓬莱山中。后来,经过体悟,伯牙果然琴艺大进,最后成了著名的琴师。
而钟子期,是当时一位很会欣赏音律之人,当伯牙弹起《高山》之时,钟子期便说:“巍巍乎,若泰山。”而又当伯牙奏起《流水》时,钟子期又道:“洋洋乎,若江海。”伯牙便对钟子期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遂成知音。
这便是《高山流水》相传的来历了。
一开始的引子部分,秦见微用了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气氛分外静穆,接下来的音域又变得宽阔起来,不断跳跃变换,令听者如至高山之巅,见云雾缭绕。
起部的曲调明朗轻快,清澈的泛音犹如“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就在池夫人,王山长等人还在专心欣赏秦见微的琴艺的时候,安阳长公主却盯着自家女儿正在奏琴的手皱起了眉,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错了,总觉得知知今日奏琴的右手不太对劲。
待到秦见微奏到后一部分,开始连续运用“拂”、“滋”等复杂的演奏技巧的时候,安阳长公主已经无比确认,知知的手定然是出了问题。
这两年以来,秦见微没有一日落下过练琴,在家中弹奏这一曲《高山流水》时,技巧已经能达到“盖右手滚拂略无停机,而左手实音动宕其中,或往或来无窒碍”的程度了,然而方才,她竟然没能做到……
安阳长公主想清楚之后,当机立断地叫过侍立在高台上的下人,让她低声把刚才她还没来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一五一十地道来。
待到下人说罢,长公主抬起下巴,望向场下的
第十二章 争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