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埃如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绑票(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十家镇,有一个很不起眼,但历史非常悠久的行当,叫水工,也就是挑水工。
    人这一辈子,吃喝拉撒离不开水,而灭火更是离不开水。
    十家镇每次的火灾一一不管是战乱还是用火不当引起的,一一都曾让十家镇商民损失惨重。
    因此十家镇商民一直都是把防火灭火,当作是头等灾害来应对!
    镇上每家商号的门前,镇店之宝不是镇宅的石狮,而是门前的两个大水缸一—商会也是明确规定必须制备的,而且要求一年四季,缸里必须水满缸溢!
    除了门前,每家院子里也会放置数量不等的大水缸,在方便日常用水的同时,关键时刻可以用来灭火。
    要保证所有水缸里,每时每刻都有充足的水,就催生了挑水工,这个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行当一—因为不是所有的人家,院子里都有水井和挑水的劳力。
    每天清晨,行色匆匆的水工们,用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脚步声,唤醒了沉睡的市镇。
    人们常说:“会挑水的男人都不孬!”
    而挑水,也是个有技巧的力气活。
    熟练掌握挑水技巧的水工,大抵都是这样的:两只分别系在扁担两端,装满井水的大木桶,恰当的随着水工脚步节奏的律动,巧妙的抵消了水的晃动,就可以保证桶里的水,一滴也不会洒出来。
    水工们轻车熟路的跨过一道道坎,穿过一条条街巷,迈进一座座门楼,稳稳的把井水倒进或大或小的水缸里,然后才擦擦脸上的汗,长长的出一口气,露出了自我满意的笑容。
    在乡村,挑水是东家检验长工是否堪用,女人评价男人是否健壮,丈母娘观察女婿能否入眼的第一道考题。
    而在市镇,水工们把挑水当作展示个人强壮有力的机会,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展示,能够得到商铺东家或掌柜的认可,有一天能够成为店铺的伙计,或者东家的长工,实现身份的跨越。
    因此,每天清晨观察或欣赏,健壮的水工舞蹈般的挑水,也是十家镇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在瓷器街尽头,山西会馆宽大的中庭里,郭治远每天都会带着馆丁们,迎着晨曦在操练,四季不惰风雨无阻。
    馆丁们铿锵有力的吆喝声,总会吸引挑水工们羡慕的驻足观看;而郭治远也会偷偷的观察,是不是有合适的水工,能够合乎自己挑剔的标准,成为馆丁未来的苗子。
    这天清晨操练完,郭治远对丁头老马说:“你去问问老张,这几天会馆是不是换了的水工?"
    老张是会馆的督龙,执掌着整个会馆里外的防火事宜,而水工,自然也是归他管的。
    老马问完回来说,原来的那几个水工都有事回乡下了,这几个生面孔的水工,是临时主动顶替的。
    郭治远正想说,水工家里都有事,这也太巧了吧。
    但他还没往下想,就被几个叽叽喳喳的来上课的学生,给打断了思路。
    郭治远接管山西会馆的那年八月,十家镇初级小学,便从位于西南门附近,那座摇摇欲坠的奶奶庙,搬进了山西会馆。
    伏东中学的杨勉之,帮他在简易师范学校,物色了几个青年学生,补充了初小教师的不足。
    初小的老师们都安置在祁宗轩留下的宅子里,郭治远也成了实际上的校董,耳目一新的初小,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同样发现水工变化,也没有往心里去的,还有兴隆当铺的东家兼掌柜赵富贵。
    自从晋商撤资后,除了大烟馆,典当行业便成了十家镇最赚钱的行当。
    靠驴打滚发了家的赵富贵,把兴隆当铺的生意悄悄地延伸到了乡下。
    他也成了十家镇,眼下首屈一指的财东。
    赵富贵这几天发现,新来的水工来很勤快,不但把里外的大缸挑满了水,就连厨屋和茅厕的水缸、水罐都装满了水。
    赵富贵对账房说:“无利不起早!水工再勤快,也不能多给一个大子!"
    农历六月底,在一个月高风黑的夜里,靠近西北门的天平街人吼马叫,散乱的枪声都没消停过!
    郭治远在山西会馆里也一夜没合眼,他带着馆丁们,死死的守在院墙上。
    直到三更后,街面上才重新归于平静,出去打探消息的老马,回来报告说:“镇里来了土匪,兴隆当铺被抢了,赵掌柜也被绑走了.."
    "赵熹元呢?"
    郭治远问:“民团团总他爹被绑了票,说出去能让人笑死!
 &n

第44章 绑票(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