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岛农场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三章 喜鹊一家团聚、海底牧场的思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令飞禽的眼睛受到影响,增加畏惧感。
    多管齐下,至此,令人头痛的鸟患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云沙岛总面积有六百余亩,虽然不算,但地形较为复杂,物产丰富,可玩的地方也多。苏晓佳在岛上的度假生活过得很开心。
    近日,她又与晨子哥和来顺一起完成了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乘坐快艇,将刚刚外购的一批海产幼苗投放在小码头以及银沙滩一带的海域。
    江逸晨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纪实文章,讲述我国南海那边有一座以渔业生产为主的岛屿,它距离陆地有五、六十海里,自然坏境优越。但由于前些年的过渡捕捞开采,造成当地海产资源枯竭殆尽,渔民们的生活难以为继。
    后来改变了思路,由本地政府牵头成立了股份公司,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展起海产养殖业。
    与其它地方的池塘养殖、滩涂养殖、网箱养殖等常见手段不同,因为那座岛屿远离陆,周边的海水水质相对洁净,于是经过多方考证,公司做出了一个胆的决定。
    那就是在岛屿周边选择了几块海底牧场,派人潜水下去进行了一番修整建设,比如引种批海藻等等,然后采用了水产苗直接放养的方法。
    主要投放的品种有扇贝、海胆、鲍鱼、海参等,都是行动缓慢、以海底为家的生物,只要有岩礁、海藻,就可以让它们生存繁衍下去。而且还相对安全,不至于像鱼类一样,随随便便就跑掉了。
    这一步胆的棋,却产生了奇效。这些鲍参类,除了是人工投放的幼苗,以及配合一定数量的辅助饵料之外,其它方面的生存环境与纯野生的并没有多区别。
    两年过去,头一批长的水产被捕捞上来,因其优秀的品质,受到了市场上热烈的追捧,价格自然也不菲,至少高出同类养殖水产两三倍以上。即便如此,仍被各类高级海鲜酒店抢购,以致供不应求。
    渔民股东们苦尽甘来,人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江逸晨看到这篇文章,当即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长呼了一口气,这么简单的方法,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
    迄今为止,鲍参类海产,还仅仅局限于云沙岛西面碎石滩养殖池中。在空间白、绿冰混合水的滋养下,其品质固然极高,但整体数量却很少,只能做为将来海鲜酒楼中的高档菜品原料。
    后来紫色冰出现,投放于周边两海水中,极地改善了原本的水质,从而吸引了批附近的鱼类过来安家。却独独将海底这片天然的牧场给忽略了,要说云沙岛这边的海底条件可一点不差,岩礁、各类海藻应有尽有,再在加上卓越的水质,完全符合放养条件。
    安全性方面更不成问题,连那些行动迅速的鱼来了此地都不愿意离开,更何况这些慢吞吞爬行,从幼苗期开始生长的所谓“土著居民”呢。
    而且因生活空间不同,海底地势复杂,与上层游动的那些鱼类也不易发生冲突。
    唯一的不便,就是捕捞麻烦,到时候恐怕光靠自己一个人不行,得弄上几身潜水工作服,让来顺他们都接受潜水培训去。
    既然受到了正确的启发,后面的思路就很容易理顺了。
    购买海产苗,批投放。估计海底牧场生长出来的半野生水产,其品质虽不能与滩涂养殖池中的相比,但至少相比市场上同类产品强多了,就像那些海鱼一样。而且数量可观,做为中档菜品原料完全能够胜任。
    说干就干,江逸晨马上通知后勤部沈主管,让他去采购苗。品种要好,种类尽量丰富一些,扇贝、海胆、鲍鱼、海参等,还有龙虾和蟹类,但凡只要在海底爬的都可以。
    如果成功的话,云沙岛的各类物产将会变得极丰富。将来自己海鲜酒楼的原料供应,很可能部分都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
    而且高中档次容易划分,形成一套清晰有序的产品线,对于经营无疑是很有利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喜鹊一家团聚、海底牧场的思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