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世民是我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迎风而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悬崖陡壁难以攀爬,这在如今的时代,的确是个无解的难题。
    所以李佑思来想去,也想不出破解之道。
    但好在,他并非是个彻头彻尾的唐人。
    既然爬不上去,那就用更简单的方式,直接飞上去。
    飞翔,在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一直到二十世纪,飞机的发明,人才真正地征服了高空。
    李佑当然没那个本事,去造台飞机,驰骋高空。
    但只是这几十丈的高度,还是有办法的。
    在飞机被发明出来前,人类曾经做过各种尝试,这些尝试或成功或失败,都是先贤的智慧结晶。
    李佑很快就想出三种方法。
    第一,便是热气球。
    热气球的原理,其实在大唐时代早已被人发现,并且用在节庆祈愿之时。
    那上元、中秋时节,满长安城飘飞的孔明灯,不就与热气球原理相通吗?
    但李佑仔细审度之后,打消了制造热气球的念头。
    主要这东西结构较为复杂,制造起来颇为麻烦,不研究个几周数月,怕是无法精确掌握飞行技巧。
    再说那热气球需要燃火,又需要密不透风的轻型布料,短时间内不好寻得。
    更重要的,是那热气球中带有明火,十分显眼。
    从南麓登顶,本就是想打对手个措手不及,当然要隐秘,不能被匪寇发现。
    所以李佑将发起突袭的时间定在夜间。
    但热气球一旦升空,便有如半空中飞了个明晃晃的火球,实在太招人瞩目。
    再加上不易操控方向,易引发火灾等诸多因素,李佑便放弃了这一选项。
    第二个飞天的法子,是利用火药,制造出瞬间向后喷射大量气体,托着人飞升上天。
    这个法子,李佑依稀记得,在后世的明代,似乎有人干过。
    当时那位猛士将填充有火药的“火箭”,绑缚在椅子上,而后自己坐在椅上,靠着“火箭”的反冲力飞上高空。
    这个法子若是操作得当,倒是可行的。
    毕竟飞行高度不高,而且也不用直上直下,大可以将角度调到山壁方向,对着那山洞位置一顿猛冲,说不定能将人送上去。
    但李佑思索一番,也放弃了。
    原因嘛,李佑印象里,那位明朝的猛士,好像也玩脱了,被自己给炸死了。
    这东西危险程度太高,操作难度太大了。
    接连两个方案被自己否决,李佑正一筹莫展时,忽然一阵冷风吹来,将李佑的思路豁然打通。
    风!
    而且是由南向北,直刮向那山壁方位的猛烈大风!
    只要有足够大的风筝,足够精确的距离把控,就能将那风筝平稳地拉至山洞方位。
    而那山洞正好向外延伸,形成了一块平台,可以作为降落地点。
    想来,以秦理等人的身手,平稳落到那平台上,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里,李佑立刻向秦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靠纸鸢飞上半空?”
    秦理已抬起头,朝那半空中的山洞位置观望着,想是在揣度着距离。
 &nb

第二百五十一章 迎风而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