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宁王心中不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即批红同意。江楼拿到权限,当即开始清洗。
    经常与他对着干的人,都被调到闲散部门,以后估计只能喝喝茶,看看书过日子了。
    有的被抓住把柄,甚至被削职为民,一下就让礼部空出了大量的位置。
    江楼再把自己人放到这些位置,这样一来,他的政策就能很好的执行下去。
    不要说什么任人唯亲,一个领导在不知道下属谁有能力的情况下,只能用他熟悉的人,难道会用一个陌生人。
    只要掌握了礼部之后,才能观察他们的能力,然后调整他们的职位。
    当然,江业根肯定是得到了重点关照,他的下属被换了七成。
    就是没有换下来的,看见这个比例,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慢慢的与他疏远了。这让江业根几乎被架空,再也没有能力与江楼对着干了。
    孙诚此时也到处寻找杂学之士,工部,户部,军工,还有民间。
    找到了,就利用权力将他们调过来修书,有官位的,可以在礼部多拿一份俸禄,没官位的,也可以让他们进入礼部当官。
    这些人招来以后,就在那些杂书中寻找那些科学理论,并将他们分别编入物理,化学,数学三本书。
    这是杂学的一次系统的整理,从此以后,杂学有了新的一个名字,科学。
    虽然这门学科的地位比圣人之学要低,但也脱离了杂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科学。
    这让那些杂学人士奔走相告,他们以后再也不是什么奇技淫巧之人,他们是科学中人。
    兴盛侯说了,以后的人要是能读懂这三本书中的任何一本,都可以称为科学家。
    能带上家的,那可不是普通人,像以前的墨家,阴阳家,道家,儒家等,哪个不是令人景仰的人物。
    现在又加上一个科学家,是不是学习杂学的人,也有机会能成为那种受人敬仰的人?
    …………
    一年过去了,来到二月,绵江以南就可以开始种植土豆了。
    但宁国百姓并没有太大的需求,他们可以种稻谷,对土豆这种新生事物并不太感冒。
    但土豆有一个好处,就是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种植,在农技司的推广下,一些墙头屋后,山坡上的土地也都种上土豆。
    孙诚并不需要在南方推广土豆,主粮要多样化,不能因为土豆产量高,就全部种植土豆。
    种植的这些土豆也是作为蔬菜而种植的,土豆他主要是在绵江以北推广。
    现在北方干旱,天气又冷,连小麦这种耐旱,耐寒的粮食也很难耕种。
    唯有土豆有着比小麦更加耐旱,更加耐寒,还耐贫瘠的粮食才可以大量种植。
    北伐定在三月,所以孙诚准备了大量的种苗,准备占领一个地方,就免费提供种苗,让百姓种植。
    据孙诚估计,魏国经过他的削弱后,宁军会势如破竹,在五月能打到魏国都城幽燕城下。
    而五月,也是土豆在寒冷的气候中,最晚栽种的时期。再晚,就不能成熟了。
    快到三月了,北伐要开始了。但北伐的时间越近,宁王心中越发不安。
    上次他信心十足,认为全军换装了火器,魏国军队大部分还是冷兵器,自己打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没想到却被蒙毅抓住了火器部队的弱点,就是严重依赖后勤,没有后勤供应火药子弹,部队装备的火器跟打狗棍没有什么区别。
    结果被蒙毅诈败,引诱宁军步骑脱节,然后让骑兵切断后路,将部队围了起来。
    要不是孙诚通过海军将北伐右路军救了回来,那就是一场惨败啊!

第三百七十八章 宁王心中不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