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仓促回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一个坏消息席卷而来。
    九月,全厂的喇叭都响起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与世长辞!
    杨风先是在收音机里听到,又在喇叭里听了一遍,在山上也能听到大山各个角落的哀嚎。
    这一年令人难过的事情太多了,年初一位去世,年中又一位。
    人们总是觉得天上的太阳不会落,真正到太阳离去的时候才感到害怕。
    杨风这一辈子活了二十六年,读了十五年毛选,怎能不敬佩那震古烁今的思想?
    跟韩境元商量以后,杨风没有多留,仓促地奔赴京市。
    等到了京市,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悲伤,经过的人都是哭红了眼。
    一问才知,告别会刚过。
    人生总是如此,到处都是遗憾。
    杨风找到褚老师时,两月不见,老人仿佛老了十岁一般。
    兴致也不太高,工作多到爆炸。
    看她回来了,抽出半个小时时间跟她同步了这段时间跟她相关的事情。
    “你的四本书都翻倍刊印了,尤其是生活手册。
    你后来整理的第三册第四册也刊印了。
    用了六个印刷厂,总计刊印四万五千本,发往全国各地,尤其是糖山。”
    “现在还在不断加印中,京市这边一到货就卖空了。
    文化部要给你奖励。
    正值多事之秋,其他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来。
    但是第二批开始刊印的书,给你提了版税,以二十算。
    今年把你的作品提上去,明年大会审议通过就能加入作协了。”
    褚老师交代完还夸了几句杨风的巧思。
    在这个文学寒冬的年代,很多作品优秀但是不能得见世人。
    杨风的作品立足于微末之事,影响却是源远流长的。
    写得都是平凡至极的小事,遣词用句却是细心打磨过的,不仅将科普类的枯燥内容写得详略得当,难得的是还能妙趣横生,引人细品其中的修辞妙用。
    细品之下,可不就是会对其中的内容印象深刻。
    而且杨风的作品不仅仅是在这些普通人中大受欢迎,她的散文和短篇小说连文学界的专业人士也赞不绝口。
    框架搭建和故事立意都是极为新颖的,要不然散文集和小说集也不能复刊了。
    “老师,会不会太过了些?”
    杨风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巨大收获冲昏头脑,很冷静地问。
    “这个你就不用太担心了,你的作品立了大功是事实,难免会被立起来,不过你要放平心态,现在被捧的越高,将来也有可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话说到这儿,杨风就明白了。
    之所以突然给她这么多的头衔和荣誉,也是因为把她的作品当成了一种公关手段。
    公众面对灾难产生的巨大恐慌需要排解。
    她的作品在灾难前。
    这就说明我国是有能力处理这样的事情的,大家不必过度惶恐。
    而当她的政治作用消失以后,就没有这么舒服的资源了。
    杨风接受的很快,现实就是这么冰冷残酷。
    她的感性只会留在生活里,给

第159章 仓促回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