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诸事皆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风这一头,回去先给严旭放了半个月的长假,而后就投入处理京市的淤留工作。
韩境元没有来接她,他去辽北了,联系他时,说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喜。
前年辽北研发出的涤纶生产线正式投产对外销售了,韩境元给她定了两台,年底就能到货。
杨风简直要爱死他了,请他转达,一套运到京市,一套运到海市。
回到京市工作的感觉和在海市的滞涩感完全不同。
上半年的积累,完全在这两个月爆发出来了,只是她不在导致很多事情无法推进。
头一件就是电子表联合办厂,机械厂那边不仅把手续办好,地址找好,连建筑队都联系好了,杨风还没回来。
她带人去到机械厂时,被好一通埋怨,但是她白白发了两个月工资,算下来是她吃亏更多,双方也就动作迅速地推进工作。
管理权到杨风名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生产塑料表带和高端金属表带。
没错,她盯紧的是两个市场,一是小学生市场,二是高端市场。
屏显数字塑料手表批量生产的成本几块钱不到,随着生产量增大成本会被压缩得越来越低,但利润却是在500%以上。
高端手表利润也差不多,但可以打响品牌知名度,没错,这一批手表的外观设计杨风专门请了人,融合进了风尚的元素,手表名就叫风尚。
这些内容都是写在计划书里的,具体执行起来并没有想象中快。
机械厂分出来的人对于高工资接受得很快,对新管理却隐隐有些不服,他们也跟不上杨风厂里出来的人的节奏。
杨风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她利用机械厂的关系,新招了一批中专大专生进工厂。
本来就是实习的阶段,她还给开京市普通工人的工资。
新来的干活儿比老人卖力,有竞争了,就能更服从管理。
研究员倒是比工人们还好管一些,这些人让杨风看到了这个年代那种伟大到近乎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们十分认可杨风的研发理念。
产品已经能够投入市场了,但杨风还是让他们继续研究,攻克弱点,这对研究员来说就是个再好不过的新领导了。
园子那边的惊喜也不少,杨风走之前就有八件的制作进入尾声,等她回来,全部都制作完毕,并且还新招了二十多个学员。
杨风对国人在传统文化这一方面的学习能力毫不怀疑。
她这里还是有专业大家带领的,后世靠自己摸索学习的那些簪娘,汉服设计师哪一个不是手上技艺满满,生生盘活了许多非遗技艺。
园子人多了也分了好几个部分,有专攻首饰制作的,有杨风从厂里分出去的裁剪师傅,还有负责绣样,负责纺布的,一个庞大的团队已经初具雏形。
博物馆馆长的见识与学识都非一般人可比,他有时间就来这边逛,除了觊觎那两套巨制以外也给了很多建议。
他对传统纹样的理解,对古典书画的造诣都非同一般,给园子里留下许多画作,更不用说那些工匠的介绍了。
杨风知道以后也十分感激,她找到馆长,承诺了对方这两件衣服在全世界出名以后就搬到他那里去收藏。
以后她的品牌若是大获成功了,双方可以合作办展,如果她没成功,那她的团队也将无偿帮助博物馆做文物复制工作。
在杨风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严旭在休假时偷偷干了
第375章 诸事皆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