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木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当东边的太阳还未高过定远的城墙之时,崔佑便已经跟随着师父崔剑三来到了城防军的门口报名处。
原来李嗣在答应同北莽和亲之后便一直有一个计划。想要在丰城两个边境的交界处建造一座丰碑,以此来纪念两国永好,并让这次和亲能够被后世所铭记。
而且为了能够尽快的将此丰碑落实,李嗣便只给了工部三个月的时间。即公主抵达北莽和亲之后三个月内,这座丰碑就必须得竣工。
工部的一众匠师按照李嗣所构想的丰碑规模,仔细的演算了一变。发现如果想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这样一尊庞大的石凿丰碑,那至少需要近万名劳动力分三班无休,才能勉强在三个月内完成。
可是这一时间哪里能够找到如此多的劳动力,并且带着上万人不远万里前往北莽,这一来一回之间也自然是一笔巨大的花费。这笔巨额的花销虽然在大唐充盈的国库面前自然是不算什么。不过对于工部来说,平日里便少有油水可捞,好不容易能够获得这般大的机会,自然得尽量从中获取到更多的利益才是。
既然带着一万人前往北莽,这中途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自然是得需要节省下来的。于是这工部尚书便也就想到了,为什么不直接在北境招募劳力呢?
这北境本就贫苦,常年便以放牧维生,自然不会如同中原人一般娇生惯养。因此在北莽所招募的劳工三个月的报酬至少会比中原的劳工低上一半。而且这些人本就生在北莽,这丰碑一旦建好,只需要发了工钱,就地解散即可。根本不需要再多去支付一笔盘缠。
如此一来一去之间,这其中能够捞到的油水,便已经让原本还算清廉奉公的工部尚书张达也动了心。
于是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张达便上奏皇上。以时间紧迫为由,希望皇帝可以批准在北莽招募此次建造丰碑的劳工。而至于负责督造的监造官则随龙诏军的队伍一起进发。
这皇帝本就希望丰碑可以早日完成。不然也不至于会给工部定死了三个月的期限。因此李嗣也是大笔一挥,便同意了工部尚书张达的要求。不但如此,这皇帝还觉得在北莽招募劳工时北莽人会嫌工钱太低,进而影响招募的进度。
于是乎皇帝便又向工部拨出了一笔北莽招募劳工的款项。
这去北莽招募劳工本就是一件捞油水的提议,结果皇帝还担心工部可能会缺钱,顺手又拨了一笔钱来。原本还忐忑皇帝不会同意自己提案的张达,在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便是老脸都要笑成一朵菊花了。
事情一定,工部便立即写出文书公告,开始派送到了北境的各处。由于此次建造丰碑乃是皇帝亲自授令。这北境的守军统领们自然也是不敢怠慢。
况且这么一大笔款项的投入之下,这群守在北境平日里也没少克扣油水的老狐狸们自然也是嗅到了这其中铜钱的香味。
而定远城的城主王楠,便是也是仗着平日里没少给北境统帅送礼的情分上获得了此次招募的工作。
可别小看这一万人的招募工作。
细算之下,由于北莽工作环境恶劣,且此次需要在三个月内赶工完成丰碑的建造工作,需要每日至少工作八个时辰。在这般艰苦的劳作之下,朝廷预想给予每个劳工三个月的工钱便是六千钱。每人一日餐食的拨款为七钱,三个月便是近七百钱,后李嗣又追加劳工的工钱,估算下来一个劳工三个月工期便是拨款了整整七千钱。也就是七两银子。而且这还是在上级已经克扣过一次之后的劳工薪酬。
也就是说王楠在抢到了这一万人劳工名额的同时,便也会收到七万两银子。这七万两便只是假设王楠城主克扣一半,那么这次王楠便已经能够从中获利三万五千两银子。而这王楠城主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在定远城以及定远城附近的村庄里张贴布告。
然后将收编而来的劳工登录名册,整编好队伍,让这一万人跟随长安而来的龙诏军前往永丰北莽的边境即可。
轻轻松松的一件差事,王楠便是可以从中获利三万五千两银子。这三万五千两银子便足以让王楠将整个家业搬迁至长安或者洛阳这些中原富硕的地方,便是过上富甲一方的生活了。
而自从接触到了做官的好处之后,王楠也才算明白何谓权利。为何这阶层之分中,士农工商便是要将商人排在最低的一档子。这商人赚钱再多,便是能够富得流油。可是在有权的士族面前也不过只是一块肥肉罢了。
这三万五千两银子在一些平常百姓眼中,别说赚得了。便是见都未曾见过的。将这些银子堆在一起只怕是可以叠成一座银灿灿的大山了。
不过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平日里便坐在高位上饮茶谈笑的北境统领们原本以为这王楠克扣个一半的银饷便已经是顶天了。赚个三万五千两银子也在这群人眼中也已经是不错的蝇头小利了。
但是这帮从未真正体验过大唐北境民生的高官们自然是不可能料到,这群劳工最后得到的薪资到底少的有多么可怜。
这朝廷拨款,每名劳工三个月便是七两银子。而王楠在布告上标注的是三个月每人六百钱……
并且就这样,城防军那劳工征募的地方竟然还日日爆满。众人便是为了名额而抢破了脑袋。这群北境的高官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这北境的民众竟然可以为了这少少的六百钱做三个月的苦工。
而王楠之所以敢将这劳工的价钱压得如此之低,第一便是因为这王城主此前乃是一名商人。这所谓行商之人最懂民生。因此对于这定远城以及定远城的物价王楠自然是了若指掌。
虽然定远城由于是两国贸易的枢纽,故而富硕无比。但是却也只是富者极富,穷者极穷。因此这区区的六百钱在那群贫民眼中便已经是可以足够一年开销的数字了。
用三个月的苦力活来换取家中一年的生活费。这笔买卖是谁都会去做。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北境外部的村落多为牧民,此时还是正月三旬,离着北境草原新草初发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的牧民自然是在家中休息为主,而见到了这则招募的消息。这些牧民自然也是趋之若鹜。
当见着城防军招募处那人上人海的样子,这两师徒也并未同其他人一般着急的去争先恐后报名。这崔剑三倒是一脸悠闲的四处张望了一会,待见着那布告上所写的劳工薪酬后,却是噗哧一笑,随即微微摇了摇头。
崔佑见着师父这脸上的表情,不由的也看了一眼那劳工的薪酬,但是这痴儿便是第一次下山入世。自然是不了解这勤酬背后意味着什么。于是便满脸疑惑的同崔剑三问道:“师父,您在笑什么?”
崔剑三开口解释道:“如果是在长安或者洛阳,便是一个乞丐在街上乞讨一个月,那至少也能得来六百钱。这北境却还要做上三个月的苦工。想一想这人与人之间,还真是觉得有意思。”
听着这话,大傻子看了一眼那群正为了劳工名额而抢的头破血流的众人,便是骚了骚头不解的问道:“那既然长安和洛阳这般好赚钱,那他们为何不去长安,反而还要待在这定远呢?”
崔剑三转头看向徒弟问道:
第463章 木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