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河余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艰难岁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就是对小行星的姿态进行调整,计算机已经将刚才的数据全部记录下来,剩下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小行星相互撞击这种惊天动地的行动实际上却是个无比精细的活。
    需要将速度,角度,方向控制得毫厘不差才能完成最终的任务,不然撞击得轻了,角度偏了,被撞击的小行星不会按照预定轨道转移,力度大了,撞得厉害了,被撞击的行星则会粉身碎骨,无法承担连锁反应的任务。
    即使有量子计算机辅助,任务也进行得并不顺利,以至于末世纪84年的十几次试验任务全部以失败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计算机出了大问题,而是人类对小行星了解得并不透彻,小行星带的星体看似成分结构都差不多,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的。
    而计算机中的小行星模型除了少数是人类经过详细勘探过的,其它大部分都是根据这些探知的数据自然生成的,数据并不准确,即使是人类经过详细勘探过的,准确率也无法达到百分之百。
    小行星不是球形,复杂的成分结构导致了撞击时的应力表现,运动轨迹,破碎程度等等都和计算机模型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十几次试验下来,没有一次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就像拿一个鸡蛋去碰另外一个鸡蛋一样,手重了,鸡蛋碰撞的同时就碎了,轻了,鸡蛋还在原地打转或者没有滚到预定位置,这些问题要是放在平常倒无所谓,大不了再来一次,但现在不行,任何一点点误差都可能要了全人类的小命。
    工程师们只得暂停了试验,这一年的试验消耗可不小,一套行星级引擎的建造难度丝毫不亚于建造几艘星舰,甚至还要更加耗时耗力,为了推动这些实心的大家伙,行星级引擎还进行了特别的加大。
    不管的建造还是运输,包括在太空中组装,调试,都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这一年试验消耗的近百台大小不同的各种型号引擎全部是各个地外基地中联合赶制的,尤其是其中的十几台加大号引擎更是只有在地外生产大型太空船的基地中才有能力生产。
    这些加大号引擎比大型太空船的引擎还要大几倍,为了生产这些家伙,其中几个基地不得不暂停了一年多的大型太空船生产,全力满足工程师们的试验需求。
    试验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必须重新规划,大型太空船的生产任务同样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如果最终无法解决巨型行星带来的危机,这些大型太空船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自从几十年前破解出来自遥远星空的外星文明信息,人类就一直在发展自己,再到后来,天仓五星系中的文明也来到了太阳系,因为天仓文明也破解出了和人类一样的遥远星空的信息,于是耗费一百多年来到太阳系寻求帮助。
    结果人类文明的科技还不如天仓文明,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和外星文明接触,就算没有远

第3章 艰难岁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