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道士有点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三途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婆听后,神情有些无奈的看了我一眼,随即说道:“此处禁止下水游玩,又何来船只?”说完,便让我将竹竿丢进湖中,随后拉着我一起跳跃下去。
    当我双脚踩到湖面上的竹竿时,竹竿猛地向下沉了几分,自然也湿了鞋子,身体更是踉跄不稳,眼看就要跌进湖中。
    这时,旁边的胡婆突然伸手扶住我的肩膀,神情肃穆的说道:“提气,收紧心神,目视前方。”
    说完,只见胡婆取出两张符咒,向前一丢,顿时化作一团火焰,眨眼间,又落向湖中。
    “天阴阴地阴阴,西北二鬼显阴身........听吾法令化为溺,阴山法下开幽冥.......”
    随着胡婆一声敕令,脚下竹竿顿时向前缓缓行去。
    我下意识的低头一看,脸色不由一僵。
    在我脚下的竹竿下,有一个看不清模样的小鬼,正推着竹竿前行。
    我脑海中不由的就蹦出了四个字:“小鬼推杆”。
    或许很多人对于这四个字感觉陌生,但是大多数人应该都听到过,“小鬼推磨”。
    其实两者相同,都是以术法或符咒招来小鬼,替自己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
    很显然,这小鬼应该是胡婆招来,送我们过湖的。不然,这湖面平静无波,无风无浪,脚下的竹竿总不能自己过湖吧?
    我愣神了一下,也没多想,随后便东张西望起来。
    虽然脚下凉嗖嗖的,半截脚丫子已经泡水里了,但我心里却是一股豪迈之感,油然而生。
    古有一苇渡江,今有我一竹过湖!
    一苇渡江说的是佛教达摩祖师的典故,传说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
    现在有些寺庙,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
    当然,也有人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
    虽然一苇渡江,令人难以相信,但是一竹过河,却并非妄言之事。
    在一些水乡之地,有的农民大伯都可以做到。
    据说在杭州梅城古镇,有一位姓方的老人家,曾因为一竹过江,被各报社争相报道,在当地小有名气。
    也有物理专家曾分析过“一竹过江”的可能性,专家认为,只要毛竹够粗,他的浮力确实能承受起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浮力的计算公式是F浮=P液gV排,(P液:液体密度:g:重量与质量的比值,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说,以一根三十节、中段直径二十厘米的毛竹为例,他所能承受的载力就能超过六十五公斤,只要掌握了平衡不让毛竹在水中旋转滚动,那么“一竹过江”也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一竹过江,讲究的更多的是技巧,踏竹借力,风来顺势,以及反复琢磨出的平衡点

第三十七章 三途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