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山为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纨绔世子有点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报,八百里急报。
    一骑轻骑飞速闯入军营,从马背上摔落下来,连滚带爬,将手中密信递到军帐外的一个老太监手中。
    刚刚卸去战甲,在军帐中宴请群臣的老人面色一寒,看向老太监。
    念
    九世子率军连破蜀国四关,现已横渡过饮马水河,直逼天门关。
    一时间军帐内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天门关号称蜀国帝都最后的屏障,只要天门关一破,蜀国帝都扬鞭可取。
    众臣面色各异,望向主座上御驾亲征的皇上,看不出他是喜是悲。
    官场成精的一众老算盘已经开始在心中权衡利弊,想着接下来如何进言,才能利益最大化。
    同时心中也极为震惊诧异。
    谁不知九世子徐宁安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天天寻花问柳,不问政事,没有半分皇孙样。
    大皇子死后,皇上对这个大皇子的小儿子疼爱有加,无论他做出什么过分事都是置若罔闻。
    在大离,凡是皇孙都统称为世子子,徐宁安在所有皇孙中排名第九,所以便有了九世子一说。(小知识:中国古代只有继承王爷位置的才称世子)
    皇上的放任溺爱使得这个九世子做起荒唐事来更是变本加厉。
    什么一龙戏九凤,夜袭寡妇门,光天化日抢民女,那都基本操作。
    整个京城是臭名昭著,与一众世家子弟声色犬马,日挥千金只道是寻常。
    这不耐不住众臣的弹劾诉苦,皇上趁着御驾亲征西蜀,将他带出来涨涨见识。
    原本计划的两路大军呈钳形攻势围困蜀国。
    可是皇上临时起意,给九世子五万人马,让他做中军,扰乱蜀军部署。
    无需深入,只需要将饮马水河东岸的四座城的蜀军兵马牢牢牵制住就行。
    谁都知道这中路军只是虚设,这是带着五万兵马随便出去赏赏风景,到处转转,都能捞功劳的美差。
    对此,诸多大臣还反对,结果都给皇上堵了回去。
    这些官场精都知道,皇上这是想给九世子正名,可见其宠爱程度。
    可现如今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就连皇上都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其他两路主力大军虽然也取得了硕硕战果,逼得蜀国不得不割地求和。
    可与九皇子仅仅五万兵马,连破四关,横渡饮马水河,直逼天门关的战果相比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毕竟南北两路可是各二十万大军,而且领兵之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礼部尚书陈士林率先起身,走出来进谏道:
    皇上,得赶快下令九世子撤军,如今蜀国已经答应割地求和,不宜再战。
    而且入夏以来,江南连发大洪,受灾范围极广,民怨四起,当下首要是回军赈灾。
    鬓角已经些许斑白的皇帝手指轻轻敲扣桌面,默不作声,目光巡视群臣。
    今晚宴请群臣就是为蜀国割地求和而宴,此刻当是战是和?
    见皇上未作声,陈士林并未着急,当下求和是朝臣达成的利益统一线,是大势所趋。
    皇上想攻下西蜀是真的,如果是春时,那时朝臣上下一心,民众激情高涨,这样的战果无疑是巨大的战机。
    可是现在不同了,自入夏以来,攻下蜀国的希望几乎已经完全破灭。连天雨水,蚊虫肆虐,军队朝臣都无心再战。
    而且战争向来劳财伤命,此时天下已经是民怨四起,加之水灾,更是雪上加霜。
    有又户部侍郎王学贵也起身离席,进谏道:
    启禀皇上,西征时日已久,先不说兵疲马备,粮草军械已是告急,江南又出灾情,国库难支呀。
    户部尚书未随行,他代表着户部。
    皇帝眯了眯眸子,皱起眉头,看向一旁的国子监大祭酒道:
    玄舟可是魏首辅得意门生,此事你怎么看。
    被皇上钦点,方玄舟最不愿意的事还是发生了,急忙起身回话道:
    依臣所看,当下还是以和为上上策。
    其一,先前已与蜀国签订割地和约,皇上已经下令撤军,此刻若反攻,恐士气不振。
    其二,蜀军主力都已调往南北两方,阻击我军两路主力大军,导致中间兵力空虚,九世子才有可乘之机。但是天门关不同,那是蜀都最后的屏障,有蜀国名将的赵武率六万大军驻守,九世子区区五万兵马,即使不考虑战损,也恐难下其城,反而有被反攻之疑。
    这天门关原本是驻扎着十万大

第1章 纨绔世子有点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