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意气相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人物,还说没有门路?”
这话虽说不假,但雁凌峰绝非夤缘攀附之辈,得知旁人私下里如此议论自己,竟觉蒙羞受辱,正欲驳斥,可见他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望眼欲穿,满面怜色,忽觉于心不忍。
蓦地听身侧有人说道?:“小兄弟别气。文炳是个没有应举的秀才,憋着打完仗还要去考进士,他缺的就是门路,和你说这些,就是想托你大福,免了在脸上刺字之辱,不然就算有人肯举荐他进京,脸上有刺字,这辈子算是考不了功名了。哪管把字刺在他胳肢窝里,不让人看见便好。”
雁凌峰见说话者正是位须发花白的老卒,他形容枯槁,一定褶皱泛黄的军帽下,齐肩长的散发早已结了一缕缕冰霜,身下跣足踏雪,肩上却搭着一双千层底布鞋,天寒地冻却也舍不得穿上,走起路来左足微跛,脚步却不失轻快。他手中一杆老枪锋头已钝,枪袍早不见了,却悬着一只油光锃亮的酒葫芦,说话间将枪轻放脚下,席地而坐。
雁凌峰听了老军的话方知原委,但觉这秀才虽出语唐突,却也有情可原,只是此事力所不及,坦然道:“老人家,我与狄将军素未蒙面,当真爱莫能助,不如这位兄弟亲自去和将军说。”
老军沉吟片刻,笑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诶,小兄弟,你贵姓大名啊?”雁凌峰抱拳道:“不敢,在下姓韩名商,大名府人士。老人家,不知你与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
老军摇摇头,道:“别叫老人家。草姓曲,也是北方人,乡里人,按说离着北京城也不远,可惜没去过。大伙儿都叫我老军,我当兵二十三年了,就在这延州城二十三年,向东看看,也忘了回家的路怎么走了。”
那小秀才呲牙咧嘴,急忙接下话茬说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只当了二十几天兵,可他心中的苦我却从书中读过,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诶,出军真是个苦差事,若是当了上等禁军,还能养家糊口,可如我这般的,攒了饷银想带回家去,却也不知能不能熬过这一仗。”
雁凌峰听了秀才口中两句诗文,无不切中心中要害,思乡、念人之情油然而生,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叹道:“是啊,是个苦差事!那你为何还要来啊?”
秀才听了此话扭头回顾,见刘虞侯不在身侧,这才压低声音说道:“且不敢说,我是抓来的。”
雁凌峰闻言一怔,又听他转而笑道:“在下姓刘,上文下炳,文曲星之文,易有云:大人虎变,其文炳也。江陵府人士。抱朴子中有云:炳蔚内弼,?阚外御。可惜我一介书生,意在做内弼之臣,无奈却成了外御之卒,可悲可叹啊。韩兄,你又为何来此戍边啊?”
雁凌峰见刘文炳相貌滑稽,谈吐间虽咬文嚼字,可说起话来竟奶声奶气,断断续续,绝称不上风雅闲逸,却看得出他当真是个书生模样。如他所说,读书人投笔从戎,自愿应伍者诚然不多,可怜他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却被抓来此地戍边,真是可怜人遇到可怜人,一言难尽。沉声说道:“雁凌峰不才,是自愿来此,但求战场杀敌,纵然马革裹尸也不枉此生!”
这番话言简意赅,却激昂慷慨,连满心抱怨的刘文炳听了,也直呼道:“好气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然而话未说完,却听曲老军哑然笑道:“战场上可非同儿戏,什么最要紧?不是多杀几个鞑子,是保命!这二十年里我见过多少兵,有你这般的,一心想靠刀头舔血拼出一番功名,可就是这些人,上了阵后就少有回来。能活下来的,都是我和秀才这样,贪生怕死之辈!”
第318章 意气相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