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整理思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吃过午饭,赵启接着又写出酿酒之法,一方面能烧制更好的酒,一方面能提纯出高度的酒精用以消毒,作为医用品。赵启知道那个时代是没有条件制出抗生素,一般的外伤感染就会要人命的!至少纯度为75%的酒精有很好的杀毒效果。赵启还想到清朝叶天士治疗瘟病用陈年芥菜卤,那种东西里面就含有大量的青霉,还有的书籍记载豆腐在一定温度湿度放置下会生出长毛,里面也有大量青霉,赵启将这些都记录下来,将来让人专门去研究。
    医疗资源在那个时代属于稀缺资源,原因是医生培养不易,都是师父带徒弟,效率低下,赵启想到要按后世建立专门医学院校的方式大量培养医者,聘请那些知名的医者教授,并成立专门的医馆,提高基础医疗水平。
    农业的育苗之法,杂交之法。后世欧洲的水力纺织机。在古代社会农业是社会基石,如何增加更多的耕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历朝历代都很重视,老百姓得吃饱肚子才能安居乐业。衣食两项尤为重要。目前向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农作物还没有传到这里,将来有条件得组建船队到南美洲将这些农作物种子取回来,有了这些高产农作物才能养更多的人口。还有那里的橡胶树也得弄会种子。
    造纸术,印刷术,这两种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在古代历朝历代之所以大氏族、豪强地主把持政权,左右政治。就是因为人才全部出自这些阶层,普通百姓是读不起书的,纸张书籍在那个时代是奢饰品,价格非常昂贵,只有那些大氏族,豪强地主的子弟才能读的起书,政治自然被这个阶层把控,要想打破这种束缚,必须降低纸张成本和印刷成本,官办学校,让普通民众子弟也能读书,改变原有人才结构。
    不觉间一天时间在忙碌中度过,明儿负责誊写,留作备份,月儿负责端茶倒水,研磨,整理收藏,主仆三人忙的不亦乐乎!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赵启接着整理急需的内容,探矿及采矿的方法,要想扩充实力,打造各种兵器,就必须要探测到铁矿、煤矿等矿,并将之开采出来,然后通过冶炼技术冶炼出上好的钢材,才能打造上好的武器,铜、金、银更是古代的硬通货。好在后世的赵启对这类知识最感兴趣,整个越遂郡各类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埋藏很浅,储量很大。后世的攀枝花一带还有大型铁矿,赵启提笔先画出郡内地图,然后在上面画出各种矿产资源分布图。
    高炉炼铁,汉朝时在邛都境内就有建成了高炉炼铁,高炉炼铁提高了铁的产量,但那时的高炉炼铁技术还是有欠缺的,只能解决产量问题,质量问题还有待提高!
    还得改进高炉,改变燃料,提高炉温,才能冶炼出高强度的钢铁,这样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钢铁的质量。
    赵启结合了后世高炉的特点在纸上画出高炉的图形,标注好各种尺寸。又画出水力鼓风设备,用以给高炉鼓风,提高高炉内供氧量,从而提高炉温。燃料可以开采煤矿,将原煤烧成炭,炭火可以提高炉温。赵启将详细操作写了下来。
    流水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赵启深知在当下的时代生产效率低下,而这种流水作业是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细化,让工匠只负责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做的久了也会变得熟练而标准。严格来说流水作业是一种管理方法。他能适合各种作坊的生产管理,能够使生产的器具规格一致,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责任明确到人。赵启将流水作业的要点提炼出来,并详细注明在具体生产中如何分工应用。
    生产建设兵团是后世人创建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屯田戍边的方式,在历朝历代都有军队屯田的先例,但受到各朝代政策影响都不能做到有效的解决军粮问题。赵启根据后世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结合现在情况整理了一套生产建设兵团制度。各地均可以建立生产建设兵团,一方面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养殖各种禽类畜类,为军队提供粮食肉类;一方面协助维持社会治安,戍边,战时可作为后勤补给部队;还可以作为军队后备干部和兵源补充基地。
    还要建设规模化的军队后勤补给生产作坊,如研制统一配给的单兵军粮压缩干粮、肉干、罐头、炒米等,士兵标配的水壶、帐篷、军装、军鞋、毛巾、炊事用品等,必须要有统一的规格,标准化生产。这样在未来扩充军队,才能有效管理,整齐划一,才能保障军队作战需要。赵启把能想到的都整理下来,其余的可以在以后应用过程中慢慢完善,好在历史留给赵启的时间还很充足,整理完这些,赵启放下笔,深呼了一口气,轻松了很多。三天来除了晨练、方便,就没出过屋子,除了思考便是书写,终于把目前想到的整理完了。

第14章:整理思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