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治理蓬莱(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让他们马上根据赵启给出的资料,寻找出那个大型银矿的地点,然后马上调集了俘虏中的一部分人进行开采。
    两个月以后,关东地区有大部分土地已经平整完毕,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格子式的良田。
    水渠也修的四通八达,这片岛屿上最大的一个平原已经被开垦出来,马上就要成为一个这片岛屿发展的粮仓。
    关东平原上河流的疏导和堤坝的修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这片区域的道路建设也已经初见规模,有很多主要道路还铺设了水泥。
    在赵明选址的几处地点,分别建立了大型的生活居住设施,很像后世的小城镇建设。
    海湾处的简易码头也已经建设完成,这里的海湾天然的水深就足可以停靠大船。
    因此,只需要将岸边的码头设施建设齐备,便可以停靠船只。
    岸边处还修建了海军军营和码头所需要的各种仓库等储备物资的场所。
    与此同时,在南部两个岛屿旁边也各自修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码头。
    又在最大的岛屿的东西各自选择了两处地点,新建了几处码头。
    包括关西地区的两个海湾都也已经修建了全新的码头。
    在赵启的协调下,内阁首先向蓬莱南、北两省派驻了各级官员。
    而且同时组织了各类物资全部运到了沿海港口,装船运到了蓬莱南、北两省。
    同时内阁和生产建设兵团还向全国各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青年发出倡议,提出人口多的地区支援华国新开辟区域的建设号召,很多年轻人主动积极的报名参加那个海岛的建设。
    各省的积极青年响应号召,纷纷报名,短时间内报名的人员达到五万人之多。
    内阁忙组织各地人员将这些人通过各种方式运送到沿海的港口之上,然后由海军的运输船队负责运输到蓬莱南北两省的港口。
    跟随船队运输而来的还有内阁组织的粮食以及各类食品,用以供应目前岛上的生活。
    当这些运输船队返回时,随船则装运了此次战役俘获的五万名儿童,船只到港后,这些儿童被分配到人口较少的地区。
    随后又有五万青壮男性俘虏被运回,这些青壮年将被安排到华国各地的各种矿石的开采工作。
    赵启的安排是让这些人在各个矿场上工作2到3年以后,等到这些人的锐气彻底磨掉,还有那点记忆已经丧失殆尽以后,再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地区,补充进当地的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华国的永久性居民。
    海岛上的关西地区以及别的相应的农业地区,目前庄稼的长势还算良好。
    加之最近运过来几船的各种肥料,也让这些庄稼都精神都为之一振。
    各生产建设兵团都分配了指定的工作区域和辖区范围,每个生产建设兵团都分配了一千名战士,配属了四千名被挑选出来的青壮年女性,组建一个完整的生产建设兵团编制。
    这个生产建设兵团就负责分配制定区域的农业生产和秩序维护。
    那时这个岛子上的女人并没有地位,更谈不上明确的家庭概念。
    有很多部落和小国之间频繁的发生战争,胜利的一方便将这些女性抢到自己的国家或部落,据为己有。
    那时这些女性随着命运在不断地转移中,因此长期以来她们丧失了自己的精神,成为这个社会的附属品或者是战利品。
    当然,更是孕育下一代的工具,也谈不上任何地位而言。
    但是此次分配到各地的这些青壮年女性,发现和他们组成一个生产建设兵团这些青壮年男性说话和蔼,并没有像原来的那些奴隶主以及男人们那种状态。
    而且生产建设兵团当中并不克扣他们的饮食,能够衣食无忧,而且还没有得到虐待,反而让她们感觉到这种生活比原来更美好。
    这些人便也已经习惯了跟随生产建设兵团战士们劳动的生活。而且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关系变得越来越自然。
    那些随军调来的政工人员和生产建设兵团内的政工人员,借着这个机会,不断的向这些女性宣传国的政策。
    教授他们学习汉语,认识简单的汉字。
    学会简单的汉语后她们就能与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就难免出现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和年轻的小姑娘们产生情愫,一来二去,瓜田李下,成双成对的就出现了。
 

第313章:治理蓬莱(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