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篇稿子,引来了举报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记,天天跟着县委书记,你写稿子我放心!明天你就开发票,过来签合同……”
刘青河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连忙道谢,半杯酒一口喝了。
酒散分手,王一洛果然叫住了刘青河:“王队长的稿子赶紧写,执法局以后的工作交给你了!”说完与刘局长、张主任上车走了,刘青河知道他们肯定还有后续项目,不是洗脚,就是唱歌。
李科长安排车把刘青河、罗珊珊送回,每人还送了两箱苹果、一提红茶。
“这就是干记者的好处,怪不得都叫无冕之王!”罗珊珊进报社最晚,但是对此已经很有感慨了。
隔了一天,刘青河的稿子就在“林青榜样”栏目发了出来,半个版,图文并茂。
刘青河对稿子和设计都很满意。
令刘青河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三天,总编王一洛突然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青河,王金龙那篇稿子出了点问题,假如有人过来调查,你就说我对这件事并不知情,是执法局主动联系你去写的,其他的事就不要说了……放心,问题不在我们这里!”
能有啥问题?稿子是根据执法局宣传科提供的原件改的,加的例子他也再三核实过。昨天,他刚去把合同签了,把一万元提成揣到了兜里,见王一洛这么说,就点点头,答应了。
原来,稿子见报后,有人匿名分别给纪委、县长胡青山、县委书记岳小樱写了一封举报信,举报王金龙粗暴执法,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根本不是报纸上说的那样,这样的干部怎么能是“林青榜样”?
这回,没说新闻造假。
县长胡青山和岳小樱的批示都转到了纪委。批示都很严厉: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举报信详细列了几条,说王金龙这个人平常工作态度粗暴,动不动就爱骂人,更谈不上文明执法,他曾把卖西瓜的老汉一车西瓜拉走,后来这车西瓜就找不着了。这种事不足为奇,很多城市执法单位都有这种事儿。
重要的事是两件。一是说王金龙脸上的疤并不像报纸中说的那样,摊主野蛮抗拒导致的,而是他先动手,一拳把人家摊主的鼻梁打骨折了,摊主手里正好抓着铁签,这才刺伤了他。当时报了案,公安局有案卷,后来之所以没有深究,是王金龙找人做了摊主大量工作,给了对方两万元私了,不然早进去了。
再就是举报王金龙经常向沿街店铺吃拿卡要,最常要的是烟酒,不然就找各种理由难为人家……
尽管是匿名举报,纪委还是很重视,又有县长和县委书记的批示,于是一一核实。
这一查,王金龙果然有问题,除了执法过程中西瓜找不到了这样的事没法核实之外,举报信的主要内容大部分被证实。
王金龙下巴上的疤确实像举报信说的那样,公安局的笔录记得很详细,出警记录也有。笔录显示王金龙的确是在执法过程中先动手打人,一拳打断了人家的鼻梁,有监控可以证明。这件事最后公安部门没有进一步处理,正是因为两个人选择了私了。
很多摊主见纪委调查王金龙,平时不敢说的,也都讲了出来,吃拿卡要的事情也证实了。
纪委真的找刘青河谈了话,问那篇稿子为什么这么写,中间有没有其它问题,意思是有没有交易。
刘青河按照跟王一洛的约定,只说接到采访邀请去采访的,内容也是执法局宣传科提供的,自己没法一一核实,就发出来了,只字未提王一洛。
至于报社发展理事单位的事,这是向社会公开的,没有问题。
接着,纪委作出了处理决定,撤销王金龙一切职务,留职查看一年。局长副局长分别诫勉谈话。处理还算是轻的。
县委书记岳小樱对这件事相当重视,收到纪委报上来的调查结果,她在一次会议上专门拿这件事作了反面典型:“我们有些干部,嘴里说一套,底下做一套,借着手里的权力,吃拿卡要,态度蛮横,最后还想把自己包装成英雄!对于这样的干部,我们不但坚决清理,还要依法追究!”
对于刘青河的稿子,上头没有深入追究。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的根源在执法局,作为记者,有些事情确实是没法一一求证的,不然这稿子就没法写了!
事情平息后,刘青河想王金龙也是官迷心窍,否则也不会在报上大肆宣传自己。当然,这事执法局领导也有责任,至于里面有没有交易,就不知道了。
在这件事中,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处分,倒是自己赚了一万块钱,想想都觉得可笑。
第22章 一篇稿子,引来了举报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