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竹林半山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扯一些可能不太相关的事情。
nbsp王大王以前看武侠小说和电视剧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疑惑:那帮子行走江湖的侠客,他们的钱是怎么来的?
nbsp有帮派的那些武林人士还好说,正派大都有土地田产,可以理解为他们有正经的田租和贸易收入。
nbsp比如大理段氏干脆就是大理国国王;
nbsp而少林则是佛教圣地,每年都有大量善男信女奉上香火钱;
nbsp海沙帮、镖局之类的则会出卖武力,给商贾护航赚些辛苦钱;
nbsp邪魔歪道更好理解,他们可以收保护费、走私、抢夺。玩过骑砍的人都知道,抢劫烧村来钱最快了。
nbsp但是那些浪迹江湖的侠客们呢?
nbsp他们不事生产,没有收入,可是从来都是锦衣玉食,吃穿不愁,甚至可以说是出手大方阔绰。
nbsp他们下榻从来都在客栈,而不是在野外风餐露宿;
nbsp他们伙食里永远有酒有肉,没见他们啃过窝窝头;
nbsp他们在小说里面永远都是“拿出二十两银子甩给对方”。
nbsp但是即使是在洛阳这种大城市,一个酒店伙计一月的工钱也不过就是五钱银子。
nbsp换句话说,这些大侠就喜欢随手扔出你好几年赚不到的钱给一个陌生人。所以说如果这些大侠家里面不是开矿的,怎么解释呢?难道真的是打怪掉金币?
nbsp但是很明显,王大王不能这么玩,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能以赚一个亿为小目标的阔佬爸爸。
nbsp他必须精打细算,每一两银子都要花的有价值。更何况他现在还带着四个兄弟姐妹,吃喝拉撒都需要他来操心,算得上是正儿八经的铲屎官。
nbsp所以自从王大王带着他的战队从地牢里面逃出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取出了自己藏在头发里面的一百两银票——就是他被废了武功获得的唯一补偿——然后拿去钱庄兑换了银两。
nbsp王大王至今还记得钱庄掌柜捏着鼻子用两个手指夹起那张银票时的表情。
nbsp没错,明代人大都有蓄发的习惯,在一个月不洗头的头发浸泡出来的银票的味道,肯定也并不香甜。
nbsp这一百两是战队的启动资金,用处大的很。
nbsp首先王大王给大家换了一身干净体面的衣服,然后又去买了几件便宜兵器。但就这么几把看上去制作也不怎么精良的铁枪铁剑匕首弓箭什么的,居然就用掉了一百两银子中的近半。
nbsp除此以外,他们还购买了一些刀斧锯尺绳索之类的工具,然后就进行了下一步计划:几个人自己上山去造房子去。
nbsp——作为落脚地的房子必须自己来建,因为真的没钱了。
nbsp土地方面必须选在人烟稀少的白云山上,因为地皮不要钱;
nbsp作为房屋材料的树木和竹子也满地都是,不要钱;
nbsp最重要的是他们几个除了王大王各个都力气远胜常人,因此盖房子的劳动力也不要钱。
nbsp总而言之,怎么便宜怎么来!
nbsp当然这种人迹罕至的半山腰也有诸多不便。一方面是地形崎岖行路艰难,一方面是山中猛兽毒蛇十分危险。但是对于会轻功内功的几人来说,这也不是大问题。
nbsp唯一困扰的是王大王,上下山都得孟溯和狗东子用轻功架着,仿佛生活不能自理。
nbsp王大王的基地建设计划很完备,队友们也对此表示支持。
nbsp事实证明,会武功的侠客如果从事生产劳动,其产出远胜于普通民众。
nbsp不出一月,他们几人就在半山腰巨石上的竹林间盖起了一个小院,六间卧房小木屋分开两处,一间厨房处在下风处,一间厕所架设在林间小溪边上,厕所内有资深铲屎官王大王设计自动充水装置,人文主义关怀十足。
nbsp这种劳动效率提醒了王大王,也许武功可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nbsp从外表来看,这个竹林小院简直就是谪仙隐居之地。孟溯曾有诗赞曰:
nbsp美哉半山,诗以称奇。
nbsp青竹绕山过,凉风过境,纱语细鸣。
nbsp和光透林,缀斑以地。
nbsp芳草着锦,浣溪为心。
nbsp适逢七月,携三两友人,饮酒赏云。
nbsp怀群星而入眠,闻雀鸣而当醒。
&
第十章 竹林半山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