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外交部的创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钧出任工部侍郎的消息,在吴郡等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nbsp很多人无法相信,一个工匠竟然做到这种层次的高官!
    nbsp甚至于,开始有人打听科举考试公告上面的内容是否真实。
    nbsp程颐听到情报局传过来的民众反应情报,心里激动得难以自抑。
    nbsp这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
    nbsp原本他被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成果打击得体无完肤。
    nbsp马钧成为工部侍郎的反应,给他点燃了希望!
    nbsp程颐快速制定了策略。
    nbsp一个,将那些科举考试成功通过、并被任命到各个部门的考生名单发往四郡之地的郡守府,让各个郡守将这名单贴到各个城池的城门口,让所有百姓瞻仰。
    nbsp二个,让鲁肃临时组建一批士兵,胸前挂着大红绸,两两为一组,敲锣打鼓,前往名单上的考生家里通知他们考试的名次和任命的官职,以及前往各个部门赴任的时间。
    nbsp通过这两个行动,程颐要让所有百姓相信科举考试的真实性,并让所有人羡慕这些考生。
    nbsp让所有人明白,现在,只要各自有才华,就有展露头角的机会。
    nbsp不过,经历过前面教训,程颐也清楚,科举考试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极有可能会得罪那些士族和当地的豪族,甚至引起极大的反弹。
    nbsp至少目前为止,百姓里面出现人才的几率比这些士族和豪族里出现人才的几率要小很多。
    nbsp如果因为要给百姓一个机遇而得罪士族和豪族,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nbsp所以,他一再对那些官员和豪族强调,科举选拔的人才只是辅助作用。
    nbsp选拔人才,依旧是按照以前的推举制度为主。
    nbsp马钧的出任工部侍郎,不止影响到了科举考试,也影响到了民屯!
    nbsp年前,张昭公布军屯和民屯这两个举措,让各个郡开展的时候,军屯开展得其实挺不错的。
    nbsp军人以听从命令为天职,令行禁止。
    nbsp可是民屯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nbsp很多百姓根本没有听过民屯这个举措。
    nbsp自己不耕田,靠着给官府耕田,竟然还有钱粮拿?
    nbsp不会是官府打着民屯的旗号,骗自己这些百姓去服徭役的吧?
    nbsp马钧出任工部侍郎,让这些百姓心里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nbsp连一个工匠都可以出任如此高官,如今的官府,应该有信用的吧?
    nbsp于是,陆陆续续有百姓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民屯。
    nbsp当春天开始耕种之际,参加民屯的百姓每劳作一天,果然得到了一天的钱粮!
    nbsp这些百姓欣喜若狂,开始一传二,二传十,十传百:帮助官府耕作,真的有钱粮拿,而且每天都有。
    nbsp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到民屯之中。
    nbsp那些豪族家中的百姓,在忙完他们的耕作之时,甚至也会参与到民屯里来。
    nbsp一时之间,民屯进行得轰轰烈烈。
    nbsp原本由于大旱而到处荒芜的土地,纷纷开始耕种起来。
    nbsp在各郡官府的组织下,百姓开始有偿参加疏通沟渠,打井。
    nbsp龙骨车、土推车被大量生产,用来汲水灌溉、搬运。
    nbsp程颐也参与耕种一天。
    nbsp感受到百姓热火朝天的忙碌,程颐心里很是感叹。
    nbsp他深刻地体会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含义了。
    nbsp在这样的乱世,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你想他们做事,根本不现实。
    nbsp相反,在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你给他们希望,让他们看得到希望,这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nbsp而于吉的“求雨”,终究还是没求来雨!
    nbsp整个一月份,吴郡也就下过两次雨,而且是阵雨,于耕种根本没有多大用处。
    nbsp但是,在官府组织挖掘沟渠的举动中,各块田地终究是成功耕种了起来。
    nbsp吴郡、丹杨、会稽和豫章

第126章 外交部的创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