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风云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3章 公元737年春天的亚洲局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将领李过折,夜袭可突干和可突干拥立的契丹王屈烈,并杀死了他们。李过折做了契丹王,被李隆基册封为松谟州都督,然而过了没多久,他又被其臣下涅礼做杀。涅礼写信向李隆基陈述李过折用刑残暴,才杀了他。李隆基赦免了涅礼的罪,让他代理了李过折的职务,后来又写信斥责他对国王不忠,希望他们的国家崇尚儒学,有所改变。
    nbsp然而,此时的契丹国土较小,与奚如影随形,像两个小兄弟,夹在大唐、突厥、渤海国、室韦、黑水靺鞨,这些大国,或面积大于他们的大唐藩属国之间,并没有养成乖顺的性格。
    nbsp开元二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率军与契丹在捺禄山大战,打败了契丹。
    nbsp大唐西南与吐蕃的边境,这两年还算安定。右散骑常侍崔希逸,去年秋天被朝廷任命为河西节度使。他到任后派使者向吐蕃守边大将军乞力徐说,大唐和吐蕃很友好,用不着重兵守卫边界啊,边界上有太多重兵,妨碍双方人员放牧和耕种。崔希逸希望双方把边境的军队,都向各自国内撤退一些距离。乞力徐是吐蕃老臣了,当年与坌达延一起率军,侵犯兰州等地,与薛讷、郭知运、王晙、王海滨,激烈交战于长城堡。就是在那一战中,王忠嗣的父亲王海滨壮烈牺牲了。
    nbsp乞力徐深知大唐不可能长久地让崔希逸为河西节度使,因此谢绝了崔希逸的要求。崔希逸固执地请求,于是双方刑白狗为盟,各自撤去了守备兵力。
    nbsp到了今年春天,吐蕃以为与大唐边境安定,没有后顾之忧,就发兵向西北攻打勃律。勃律位于大唐西域以西,是大唐藩属国。渤律派使者来向大唐求援。李隆基颁布诏书,命吐蕃收兵,吐蕃不听,打败了勃律,李隆基震怒。
    nbsp这时候,崔希逸的侍从孙诲,入京师奏事。孙诲想借此机会求功,就向李隆基上奏,说吐蕃无防备,请求陛下命令出兵攻打吐蕃。李隆基命令内给事赵惠琮,与孙诲一同前往河西,探查边境形势。
    nbsp孙诲、赵惠琮等人到了河西后,看到吐蕃一侧仍然没有防备,怕崔希逸因与吐蕃立有盟约而不攻打吐蕃,就在皇上写的要求勘察边境形势的诏书上,略做修改,使得诏书意思变为勘察边境形势,伺机攻之。崔希逸无奈之下,于三月二十五日,自凉州发兵南下吐蕃二千多里,一直进兵到了青海西面,与吐蕃军队大战。崔希逸打败了吐蕃军队,杀敌两千多,吐蕃大将军乞力徐突围逃走。
    nbsp赵惠琮、孙诲,因此一战,得到了朝廷丰厚的奖赏,崔希逸则虽然战胜了吐蕃,但内心满怀愧疚。从那时起,吐蕃又开始不向大唐进贡了。
    喜欢。

第493章 公元737年春天的亚洲局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