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百宝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明前的青溪镇,集市像被春风揉皱的河,人流裹着茶香、米香、新腌的酱菜香,在青石板路上漫开。最热闹的要数街角那顶蓝布篷,篷下一张矮木凳上,坐着个穿粗布青衫的老翁,面前摆着杆秤——说是秤,却比寻常杆秤精致许多:秤杆是乌木染的琥珀色,磨得油亮,刻度线细若蚊足却清晰可辨;秤砣是块羊脂玉磨成的,温润生光;秤钩则是两尾交缠的银鱼,鱼眼嵌着米粒大的红玛瑙。
nbsp34;各位乡邻看仔细了!34;老翁扶了扶靛青布巾,声音像敲老竹,34;这杆秤不称斤两,称人心。34;
nbsp围观的人哄笑起来。卖豆腐的王二嫂戳着捣衣棒道:34;老丈莫不是来逗乐子的?我家称盐巴都用铁秤砣,哪有玉砣称人心的?34;
nbsp老翁也不恼,伸手招了招:34;要是不信,不妨拿件东西来称。34;
nbsp人群里挤进来个穿玄色绸衫的后生,腰间挂着鎏金算盘,是镇东头开绸缎庄的周大官人。他捏着块金叶子,撇着嘴道:34;老丈若真能称出这金叶子的39;真正价值39;,我周某全买了。34;
nbsp老翁接过金叶子,放在秤盘上。那金叶子不过指甲盖大,寻常秤砣得压半天才稳当,可老翁只轻轻拨了下秤砣——奇了!那羊脂玉砣竟缓缓往金叶子那边沉去,秤杆尾端翘得老高,竟比称一担新米还重。
nbsp34;哎哟!34;王二嫂凑过来看,34;莫不是金叶子成精了?34;
nbsp周大官人脸色一变:34;老丈莫要戏耍人!这金叶子我称过十回,都是五钱八分。34;
nbsp老翁指了指秤杆上的刻度:34;寻常秤称的是斤两,这杆秤称的是39;该当39;。金叶子虽重,可来得不清不楚——上月你强买张寡妇的祖屋,逼得她投了河;前日又克扣织户工钱,害得三个孩子没饭吃。34;他顿了顿,34;这样的39;财39;,在秤上自然轻如鸿毛。34;
nbsp人群炸开了锅。周大官人涨红了脸,跺脚道:34;胡言乱语!我周某做生意,向来童叟无欺;
nbsp34;童叟无欺?34;老翁忽然笑了,34;那你且称称自己。34;
nbsp周大官人将信将疑,把随身带的银锭放上去——那是他今早刚收的二十两纹银。秤砣刚碰着银锭,便34;咔34;地往另一头坠,秤杆尾端几乎要触到地。他惊得踉跄后退,银锭34;当啷34;掉在地上。
nbsp34;这......这是怎么回事?34;
nbsp老翁弯腰拾起银锭,递还给他:34;银子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心里装着秤砣大的贪念,秤杆自然压不住。34;
nbsp这时,王二嫂突然拽了拽老翁的衣袖:34;老丈,我昨日拾了半袋米,想称称够不够给生病的老母亲熬粥,能称么?34;
nbsp老翁接过米袋,放在秤盘上。这次秤砣慢慢往米袋这边移,秤杆尾端翘得可爱,竟比称金叶子时还高了两分。
nbsp34;好!好!34;王二嫂拍着手笑,34;到底是米养人,称出来都带着热乎气。34;
nbsp周大官人盯着那杆秤,眼珠子都快粘上去了。他咬咬牙,从怀里摸出五两银子,塞到老翁手里:34;老丈,这秤我要了!34;
nbsp老翁也不推辞,收了银子,把秤包进蓝布包袱:34;拿去吧,只是记住——秤杆正,人心才正;秤砣偏,脚底必生疮。34;
nbsp周大官人连声道谢,抱着包袱乐滋滋地走了。围观的人还在议论,说这老翁定是个神仙,专来点化世人的。
nbsp谁承想,不过三个月,青溪镇就传开了怪事:周大官人家的绸缎庄,近日总有人上门闹事。有人说买了绸缎穿三天就破,有人说称分量时短了半尺,更奇的是,前日他派伙计去收租,那伙计扛着秤砣路过河边,竟34;扑通34;一声栽进水里,秤砣砸在脚背上,肿得像发面馒头。
第17章 百宝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