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晒盐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周掌柜捏起一粒盐,对着太阳看了又看:34;好盐!比苏州的淮盐还透亮三分。只是不知产量如何?34;
    nbsp34;回掌柜的,34;阿盐开口,34;这片滩涂只有巴掌大,每日能产百来斤。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周掌柜的笑僵在脸上:34;百来斤?34;他压低声音,34;小姑娘,我这盐行要收的是成担的货。你若肯把滩涂卖与我,我出五十两银子。34;
    nbsp34;卖滩涂?34;阿盐后退一步。那片滩涂对她来说,哪里只是产盐的地方?那是她蹲在泥里数潮汛的地方,是她摔了跤蹭破膝盖的地方,是她捧着盐粒笑出眼泪的地方。
    nbsp34;周掌柜莫不是没听说过盐埕村?34;陈阿公把拐杖往地上一戳,34;我们盐埕女的手,能翻起三尺浪,也能守住三分田。这滩涂是祖上传下的,谁要强买,先踩着我们的骨头过去!34;
    nbsp周围围过来十几个盐女,阿菊攥着晒耙,阿秀抱着盐筐,连最年长的林阿婆都柱着拐杖站在后面。林阿婆年轻时守过寡,独自拉扯大三个儿子,此刻浑浊的眼睛里燃着火:34;当年日本海盗来抢盐,我们盐埕女用晒耙当刀,用盐袋当盾,把他们打退了。如今你个做买卖的,也想来撒野?34;
    nbsp周掌柜的脸白了又红。他原以为这穷渔村的女子好欺负,没想到一个个比海边的礁石还硬。
    nbsp34;我买盐!34;他提高了声音,34;每斤给一贯钱,比市价高两倍!34;
    nbsp阿盐抬头看他:34;一贯钱?34;
    nbsp34;是,一贯钱。34;周掌柜忙点头,34;只要你们肯把盐全卖给我,我还可以帮你们修盐田,送工具。34;
    nbsp阿盐转头问陈阿公:34;阿公,一贯钱能买多少米?34;
    nbsp34;能买二十石。34;陈阿公说,34;够全村人吃半年。34;
    nbsp阿盐又问:34;那我们的手艺呢?34;
    nbsp34;手艺?34;周掌柜一怔。
    nbsp34;我们晒盐的手艺,是祖上传的,不能外传。34;阿盐说,34;但我们可以卖盐给你,按市价。34;
    nbsp周掌柜的算盘珠子在心里噼啪响。他本想压价收购,垄断这34;雪花盐34;,可看盐女们的架势,不买现成的就要硬抢,反而不划算。再说,这盐若真成了贡盐,他的名声也跟着涨——杭州城里的大户,谁不讲究个34;贡品34;二字?
    nbsp34;好!34;他一拍大腿,34;就按市价收,我再额外每斤加五文,算辛苦钱。34;
    nbsp阿盐笑了。她望向身后的盐女们,大家也都笑了。海风掀起她们的粗布衫角,露出晒得黝黑的胳膊,那些胳膊上全是盐霜留下的白印子,像撒了把碎雪。
    nbsp从那以后,盐埕村的34;雪花盐34;顺着商船去了杭州、苏州,甚至进了京城。县太爷听说了,特意派人来验盐,果然符合贡盐标准,于是下文书封盐埕村为34;贡盐产地34;。盐商们挤破了头,都想跟盐埕村签契约,可阿盐早和姐妹们立了规矩:只卖盐,不卖艺;要合作,先过她们这一关。
    nbsp阿盐的名声也传开了。有人叫她34;盐仙34;,有人说她是海的女儿。可她还是每日天不亮就去滩涂,蹲在盐池边看卤水,记盐历。她的手更糙了,指节因为常年握晒耙有些变形,可谁见了都要说:34;这双手,能捧出月亮来。34;
    nbsp十年后的春天,阿盐坐在自家门槛上,教小孙女小盐认盐历。竹片上的炭笔字已经有些模糊,可小盐学得认真:34;潮涨三分,日头毒,卤水浓度三成;潮落五分,风从北来,该收第二茬;
    nbsp34;阿奶,34;小盐指着最后一行字,34;这里写着39;莫藏私39;,是什么意思?34;
    nbsp阿盐摸了摸她的头。远处,盐女们的笑声传来,混着海浪的声响,像一首没头没尾的歌。她想起年轻时的自己,在滩涂上摔得浑身是泥,却咬着牙不肯哭;想起周掌柜灰溜溜离开的样子;想起全村人围在盐池边,看着第一捧雪花盐落下时的欢呼。
    nbsp34;小盐啊,34;她说,34;盐是海的馈赠,可晒盐的手艺,是盐埕女的心血。这心不能藏,要像盐一样,越晒越亮,越传越远。34;
    nbsp小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望着远处那片银霜似的盐田,忽然跑过去,蹲在泥边,学着阿奶的样子,用指尖蘸了卤水放进嘴里——咸的,却带着一丝清甜。
    nbsp海风卷起她的羊角辫,像一朵正在绽放的盐花。
    喜欢。

第23章 晒盐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