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无字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头七那天夜里,宫里来了个黄门监,捧着块黑檀木匣子。匣子里是道圣旨,还有块未刻字的碑石。34;陛下说,34;黄门监的声音发颤,34;沈将军的功过,留与后人评说。34;
nbsp沈家村外的山坡上,新坟立起来了。那碑石是从终南山运来的,青黑色,有两人高,碑顶雕着云纹,却没有一个字。村民们蹲在碑前抽旱烟,王婶抹着眼泪说:34;这碑空着,倒像将军的心事没说完。34;老石匠摸着碑面说:34;我在长安见过御碑,刻的都是39;功盖三秦39;、39;德配天地39;,可这无字碑;他突然住了嘴,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
nbsp日子过得慢。阿昭十五岁那年,嫁去了邻村。沈夫人白了头,每天坐在碑前纳鞋底,针脚密得像星星。有人说看见过穿黄衫的公公来上香,可没人敢多问。直到天宝十四年冬天,渔阳的狼烟彻底烧起来了,安禄山的叛军打到了黄河边,郭子仪带着二十万大军去迎敌,路过沈家村时,特意下马拜了三拜。
nbsp34;沈将军若在,34;郭子仪摸着无字碑说,34;这叛军哪能过得来潼关?34;
nbsp宝应元年,新登基的代宗皇帝下旨重审旧案。当年的主审官跪在金銮殿上,浑身发抖地呈上新证据——那几封34;通敌34;的书信,墨迹是用掺了朱砂的米汤写的,遇水即显,根本不是人血;所谓的军粮亏空,是户部侍郎为了侵吞赈灾粮,故意改了账册。
nbsp代宗拍着龙案大哭:34;沈卿啊沈卿,朕负你!34;他下旨追封沈铁衣为司徒,谥号34;忠武34;,重修沈家祠堂,还派了最巧的石匠去沈家村,在无字碑上刻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可石匠到了碑前,却犯了难。原来的碑面已经磨得光滑,若要刻字,得先把青石凿开一层。老石匠跪在碑前三天三夜,最后对差官说:34;陛下,这碑还是别刻了吧。34;他指着碑顶的云纹,34;您瞧这纹路,多像将军当年在演武场教我们排的39;天罗阵39;;再看这碑身,青黑如铁,倒像将军的铠甲。34;
nbsp差官回去复命,代宗想了想,挥了挥手:34;就依老石匠所言,留着吧。34;
nbsp这一留,就是二十年。
nbsp大历十二年,阿昭带着外孙回沈家村。小娃娃蹦蹦跳跳地跑到碑前,仰着头问:34;阿婆,这碑上怎么没字呀?34;阿昭摸了摸碑面,石头的温度比旁的石头凉些。她想起小时候,娘总说爹爹的碑是34;空着的功劳簿34;,等有朝一日,天下人都明白他的好,自然会有人来填字。
nbsp可现在,不用填了。村里的老人们都会说:34;沈将军的碑,是天底下最明白的碑。34;卖炊饼的王婶会指着碑对孙辈讲:34;你们看这碑多干净,就像将军的心,没掺半粒沙子。34;老石匠的孙子跟着师父学刻碑,每次经过沈家村都要停一停,说:34;师父说,最好的碑不是刻满字,是让人看了心里有数。34;
nbsp天宝七年的雪还在下吗?不知道。可沈家村的无字碑上,不知何时落了只喜鹊。它歪着脑袋看了看碑,扑棱棱飞走了,留下几片雪落在碑顶,像朵开败的花。
nbsp后来有诗人路过这里,写了两句诗:34;青碑无字留肝胆,白月有光照古今。34;再后来,这诗就刻在了碑的另一侧——不是皇帝刻的,不是石匠刻的,是百姓们用指甲划的,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御笔都深。
喜欢。
第111章 无字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