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悬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汝南郡的市集热闹得像锅煮沸的饺子。青石板路上浮着草屑和枣核,卖胡饼的铜锅腾着热气,卖布的阿婆扯着蓝印花布喊34;便宜嘞34;,连卖药的摊子都支棱着块红布,上头写着34;悬壶济世34;四个歪扭的字——不过那都是后话了,且说这故事的开头。
nbsp费长房那年二十有三,在城南开了间小药铺。他爹原是太医院的医正,三年前染了时疫没了,药铺便由他接着。可他虽读了几年《黄帝内经》,实际诊病却总差那么口气——比如上周给张屠户治刀伤,敷了三副药,伤口倒烂得更凶了。
nbsp这日晌午,费长房蹲在药铺门口搓手,望着街对面新支起的药摊直叹气。那摊主是个白胡子老头,穿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面前摆着七口小陶瓮,瓮口蒙着粗麻,每只瓮上都贴着张黄符。最奇的是摊子正中央悬着个拳头大的葫芦,藤编的绳儿从房梁上垂下来,葫芦就那么晃啊晃的,里头装着半葫芦深褐色的药汁,在日头下泛着金。
nbsp34;小郎中,可是来瞧病的?34;老头突然开口,声音像敲老竹。
nbsp费长房吓了一跳,这才发现自己不知啥时候站到了摊前。他挠挠头:34;老丈,您这药......是治啥的?34;
nbsp老头没答话,伸手从陶瓮里捏了撮药末,撒进葫芦。那药末刚触到药汁,34;滋啦34;一声就化了,葫芦里腾起团白雾,裹着股清冽的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费长房只觉胸口憋闷的疼处——那是他爹咽气前咳血时,他在床前守了七日七夜落下的病根——竟松快了些。
nbsp34;小友可是心口疼?34;老头眯眼笑,34;我这药叫39;悬壶散39;,专治五劳七伤。34;
nbsp费长房摸出几枚铜钱:34;老丈,给我抓一副。34;
nbsp老头没接钱,反而指了指药铺:34;你这铺子,药柜上的标签都褪了色,药碾子上的铜绿比药末还厚。小友,你当行医是卖米?34;
nbsp费长房红了脸。老头却从怀里摸出个布包,34;哗啦34;倒在案上——竟是七枚铜钱,整整齐齐码成北斗状:34;这是今日头七位病人的诊金,你且收着。34;
nbsp费长房更懵了:34;老丈,您还没收钱呢!34;
nbsp34;我这药,是给该吃的人吃的。34;老头收拾起陶瓮,34;日头偏西时我来收摊,你且记着,莫要碰那葫芦。34;
nbsp话音未落,老头已背起药篓往巷口走。费长房望着他的背影,见那葫芦在他肩头晃得愈发慢了,藤绳上的结儿都看得真真儿的——七个结,正好对应他药铺里七味常用药。
nbsp等到日头落进屋檐,费长房正打算关铺门,忽听34;吱呀34;一声。抬头看,那老头竟站在药铺门口,手里提着个空药篓,葫芦还悬在腕子上。
nbsp34;小友,跟我走。34;老头转身就往巷外走,脚步轻得像片叶子。
nbsp费长房鬼使神差地跟上了。两人穿过青石板路,绕过护城河,来到城郊的老槐林。林子里有间草庐,门楣上挂着块破木牌,写着34;壶中居34;三个篆字。老头推开柴门,院里摆着九口大缸,缸里都泡着药草,最中间那口缸上盖着块红布,隐约能看见里头是个更大的葫芦。
nbsp34;小友可愿学医?34;老头坐在石凳上,摸出个酒葫芦抿了口。
nbsp费长房34;扑通34;跪下:34;晚生愿拜您为师!34;
nbsp老头没接话,指了指院角的老井:34;你且去打桶水,把九口缸都浇一遍。34;
nbsp费长房应了,拎着木桶去井边。井水冰得刺骨,他咬着牙打了满满一桶,浇第一口缸时,缸沿的青苔34;唰34;地掉了;浇第二口时,缸里的药草突然绽开朵红花;等浇到第九口缸,那红布下的葫芦竟34;咚咚34;响起来,像是在应和。
第188章 悬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