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猫儿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陵城聚宝门夜市,自入秋起便热闹得紧。青石板路两侧支起竹棚,卖糖画的敲着铜铃,卖桂花酿的提着酒坛,卖绣花鞋的举着绢帕,连卖炊饼的老王头都支起了油锅,油星子“滋啦”溅在炭火上,腾起一股子香。更夫敲着梆子从街心过,喊了三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可孩子们还是追着糖画跑,大人们拎着灯笼跟在后面喊“慢些”。
    nbsp七月十五夜里,卖鱼丸的李婶收摊时发现少了个人——她三岁的儿子小柱子。李婶急得直抹泪,鱼丸担子倒在脚边,竹筛里的鱼丸滚了一地。她拽着隔壁卖糖葫芦的老张头就往巡城司跑:“张叔,我家柱子找不着了!方才还在我脚边玩拨浪鼓呢!”
    nbsp巡城司的捕头张九正蹲在巷口啃炊饼,听闻这事立刻带人出来。他拍了拍腰间的铁尺,冲手下喊:“分头查!见着穿红肚兜的小娃就问!”可夜市人多得像煮饺子,小柱子又生得瘦巴巴的,圆脑袋上还沾着半块鱼丸渣,哪里找得着?
    nbsp再说小柱子,他追着只花蝴蝶跑过糖画摊,一回头就没了娘。他站在青石板上哭,眼泪滴在绣着老虎的鞋尖上。周围的人挤来挤去,有个穿靛蓝布衫的大叔伸手要抱他,他吓得直往后缩,躲进了墙根的酱菜缸后面。
    nbsp也不知哭了多久,小柱子听见“叮”的一声轻响。抬头一看,半空中飘着盏灯笼——巴掌大,竹篾骨架,糊着棉纸,最妙的是灯面上画着只猫:圆眼睛,翘胡子,嘴角还挂着笑。灯笼底下没绳子,就这么浮着,暖黄的灯光把酱菜缸的影子拉得老长。
    nbsp那猫儿灯晃了晃,竟往小柱子脚边凑。小柱子抹了把眼泪,试探着伸出手。灯笼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又慢慢升起来,在他头顶打了个转。小柱子盯着灯面上的猫脸,忽然想起娘说过:“走丢了别怕,猫儿认路。”他吸了吸鼻子,跟着灯笼往前挪。
    nbsp灯笼拐进一条窄巷,两边的砖墙爬满了青苔。小柱子的小布鞋踩在青石板上,“哒哒”响。转过三个弯,他看见自家屋檐下的灯笼——李婶正踮着脚往门外张望,手里举着根烧火棍,见着他立刻扑过来:“我的小祖宗!你可算回来了!”
    nbsp小柱子扑进娘怀里,闻到熟悉的鱼丸香。李婶抹着泪问他:“谁带你回来的?”小柱子指了指天上,可那猫儿灯早没了影子。李婶抬头看,只看见一片黑黢黢的瓦当。
    nbsp这事像长了翅膀似的,第二日就传遍了聚宝门。茶馆里的说书人拍着醒木:“要说奇也不奇,那猫儿灯专往走丢的娃跟前凑!我昨儿还见着卖炊饼的王二麻子家闺女,也是让猫儿灯领回家的!”卖花担子的阿秀接口道:“我家隔壁陈阿婆说,这猫儿灯是城南破庙里的老妪养的。那老妪无儿无女,专捡城里的流浪猫喂,许是猫儿们报恩呢。”
   &nb

第234章 猫儿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