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蜃楼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闽南沿海有个望海澳,村头老榕树盘了三百年,树底下总坐着个补网的陈阿公。他六十有二,背驼得像张旧帆,可眼力还好,远兜岛的灯塔明灭,他隔着十里海都能瞅见。
    nbsp那年初冬,陈阿公带着十六岁的小孙女阿棉出海收紫菜。船行至鸡心礁海域,忽然起了浓雾,浪头拍得船板咚咚响。阿棉攥着他衣袖直抖:“阿公,咱是不是撞见‘海鬼了?”陈阿公眯眼望了望——雾里有团幽蓝的光,像有人举着盏琉璃灯在水下晃。
    nbsp“莫怕,许是哪家的渔火。”他拍了拍船舷,可等船凑近了,那光竟是从一艘楼船里透出来的。船身足有两层,雕梁画栋,朱红的柱子配着鎏金的兽首,檐角挂着的不是灯笼,是串珍珠,每颗都有鸽蛋大,在雾里泛着温润的光。
    nbsp“怪了,这等大的船,怎的没见桅杆?”阿棉歪头。陈阿公刚要应,楼船忽然传来琴音,清泠泠的,像山涧流水。舱门“吱呀”开了,走出个穿月白衫子的丫鬟,捧着青瓷盘:“船主有请,两位上船歇脚?”
    nbsp陈阿公犯了嘀咕。望海澳的老辈都说,海上有“迷魂船”,专引迷航的船只,上去了就出不来。可那丫鬟笑起来甜得很:“阿公莫怕,船主最喜招待落难人,管吃管住,送您回港时,连船损的网都给您补好。”
    nbsp阿棉早被琴音勾了魂,拽着他衣角:“阿公,去嘛去嘛!”陈阿公看看天色——雾越来越浓,再这么飘下去,怕是要喂鱼。咬咬牙:“成,且去看看。”
    nbsp一脚踏上甲板,陈阿公险些跌了。甲板光滑得像抹了层油,却又带着暖烘烘的气儿。舱里飘来阵甜香,像是桂花开在蜜罐里。堂屋正中央摆着张红木圆桌,桌上堆着水晶盘,盘里是金黄的蟹膏、银白的鱼肚,还有串紫莹莹的葡萄——这季节哪来的葡萄?
    nbsp“阿公请坐。”丫鬟引他到上座,又有几个穿绫罗的姑娘进来,捧着酒壶:“这是西域来的葡萄酒,船主特意留的。”酒倒进盏里,竟泛着琥珀色的光,闻着就醉人。陈阿公抿了一口,喉咙发热,浑身上下的疲惫都没了。
    nbsp不多时,楼下传来丝竹声。七八个姑娘扶着个穿墨绿锦袍的老者上来,老者鹤发童颜,手里摇着把雕花折扇:“今日得遇二位贵客,老朽高兴。来,先饮了这杯‘合欢酒!”
    nbsp陈阿公喝得痛快。酒过三巡,他觉得身子轻飘飘的,再看阿棉——小丫头正扒着栏杆看海,可雾不知何时散了,海面上映着漫天星斗,连鱼群跃出水面的银鳞都看得真真儿的。
    nbsp“阿棉,你咋不吃饭?”陈阿公喊她。阿棉回头笑:“阿公,我不饿,这些菜看着都香,可我吃着没味儿。”陈阿公夹了块鱼肚放进她碗里:“傻丫头,这是东海鲥鱼,鲜得很!”
    nbsp可阿棉刚咬一口,忽然皱起眉:“阿公,我好像...想睡觉。”话音未落,她靠在桌沿,眼皮直打架。陈阿公慌了,想去扶她,自己也觉得困得厉害,眼前的楼船、老者、姑娘都模模糊糊的,像浸在水里的画。
    nbsp再睁眼时,陈阿公发现自己躺在自家渔船的底舱。阿棉趴在他腿上,睡得正香,嘴角还挂着涎水。他摸了摸她的头——没发烧,可刚才的事,难道是场梦?
    nbsp“阿公,阿公!”阿棉揉着眼睛坐起来,“我咋睡在船底了?方才我明明在吃葡萄,可那葡萄咬着像棉花,甜得发腻。”
    nbsp陈阿公没答话。他站起来,发现船停在港湾里,缆绳系得好好的,连被浪打坏的渔网都补得整整齐齐——和他昏迷前“船主说补网”的话对上了。可等他扶着船舷

第264章 蜃楼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