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古镇老中医(5)[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白诗作无敌手,飘逸思绪非凡群。清新如同庾开府,俊逸堪比鲍参军。廷先叔电话时,说你才思敏捷,有七步成诗之才,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曹承继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杨澜生笑道。
nbsp正在杨澜生想谦虚几句时,曹清云也走上去抚摸着牡丹的枝叶,说道:“‘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宋史载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可惜、可叹啊!”
nbsp他吟出的词为宋徽宗赵佶的《眼儿媚nbsp玉京曾忆昔繁华》。宋徽宗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自创了“瘦金体”书法。他的诗词作品也展现了其文学才华,例如他的七绝诗《保和殿下荔枝成实赐王安中》和《昨日召卿等自卿私第泛舟经景龙江游撷芳园灵沼闻卿有小诗今俯同其韵赐太师》。但他做皇帝期间,重用奸臣,政局恶化,靖康元年,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次年被金人掳去,最终死于五国城,时年五十四岁,靖康之耻也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屈辱史。
nbsp而他此时吟出此诗句,又说可惜、可叹,那就是在提醒自己有才能要用在正地方了,不由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nbsp曹清云一边缓缓向正房走去,一边招手示意曹承继和杨澜生跟上。待两人走近,他神色凝重,语重心长地说道:“徽宗皇帝,论才情,确实惊世绝伦。书法上自创‘瘦金体,笔锋瘦劲飘逸,独树一帜;绘画造诣亦是登峰造极,花鸟鱼虫在他笔下栩栩如生。诗词之间,更是尽显文学底蕴,佳作流传后世。然而,”曹清云微微一顿,目光中满是感慨与惋惜,“身为一国之君,身负家国重任,却未能将这份卓越才能用在治国理政之上,反而重用奸臣,致使朝纲崩坏,政局日益恶化,最终落得国破家亡,自己也被掳北去,客死异乡,还留下了‘靖康之耻这般让华夏民族蒙羞的惨痛历史。”
nbsp他轻轻拍了拍曹承继的肩膀,继续说道:“承继啊,咱们行医之人,虽不像帝王将相般掌控天下局势,但手中同样握着患者的健康与生死。咱们的才能,要用在钻研医术、治病救人上,这才是正道。每一味药、每一针,都关乎着他人的安康,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nbsp说罢,曹清云又将目光转向杨澜生,眼中满是期许:“杨贤侄,你虽才情出众,却在有成之年去牵强创业,走了年的弯路,还能对中医满怀热忱,过往的经历,必能激励你在这杏林之中大有作为。但一定要牢记,医术越高,责任越重。要时刻以患者为念,将所学所用都倾注在为患者解除病痛上,如此,方不负这一身本领。”两人都点头称是。
nbsp三人已行至正房门前,曹清云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似在沉思,又似在告诫天地间的一切:“人之一生,才华犹如利刃,用之正则利国利民,用之邪则伤人伤己。咱们行医者,当以救人为本,以仁心为怀,将这一身本领化作济世良方,方不辱没医者之名啊。”
nbsp杨澜生与这父子二人是初次见面,并没有进行什么交流,而他老人家竟能说出如此坦诚的言语,可见其拳拳之心,想到古人道:不为良相,心为良医。杨澜生不由动容,正色道:“感谢您老的教诲,吾辈当效之!”
nbsp“呵呵,不必如此!我也是只是提醒你们两人而已。唉,想想就可惜啊,我的孙女自幼熟读四经五书,又耳濡目染国医之道,却不愿意从医,去修了古代哲学,她还是没明白,中医本身就是哲学、就是人生大道啊!”他苦笑道。原来他们家还有这档子事儿,看来这中医的家传也是会受到家庭人员冲击的。
nbsp曹承继刚想开口,老人家却笑嘻嘻地摆了摆手,说道:“学习古代哲学嘛,也是为了让她从小就有个
第83章 古镇老中医(5)[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