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切实保障中医诊疗效果的因素是什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教,自然得加倍努力,才不算虚度此生啊!”杨澜生心里明白,陶中凯突然到访,必定有事相商,便礼貌地示意他们与常东平详谈,而后与林琳一同收拾好手头的医疗器械和病历,转身去洗手。
nbsp下午四点多,诊疗室里难得地安静下来,近一天的忙碌喧嚣渐渐退去,常东平坐在办公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目光看向正认真总结病人情况的杨澜生,眼中闪过一丝期许,开口问道:“小子,你跟着我学了这么些日子,在你心里,你觉得中医诊疗,要切实保障疗效,关键因素究竟是哪些呢?”一旁正在整理资料的林琳,听到常东平的问题,也不禁停下手中的动作,好奇地将目光投向杨澜生,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杨澜生闻言,停下手中的笔,微微皱眉,陷入了片刻的思索。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那些经典医籍中的至理名言,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老师,学生以为,中医疗效的保障,离不开四大根基和一个主题思想。首先,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便强调了医者需具备高尚的品德与悲天悯人的仁心。只有心怀慈悲,将患者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才能在诊疗过程中全身心投入,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此乃保障疗效的根基所在。”
nbsp常东平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杨澜生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其次,唐代诗人苏拯在《医人》里讲‘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这意味着医者内心的纯正与专注至关重要。心正则能不为外界的利益所诱惑,一心钻研医术,用药之时方能精准无误,直达病所。心若不正,即便有再精妙的医术,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疗效。”
nbsp说到此处,杨澜生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再者,《神农本草经》中提到‘药有阴阳配合……当用相须、相使者良。药物的科学炮制和合理配伍,是实现疗效的关键环节。中药的配伍如同一场精妙的舞蹈,各种药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方能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若是配伍不当,不仅无法治病,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nbsp见常东平点了点头,杨澜生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第四点,便是医者对病情的精准诊断。中医诊疗,讲究望、闻、问、切,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准确把握病症的根源,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真正做到药到病除。以上四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医诊疗保障疗效的关键因素。”
nbsp“一个主题思想,就是要把握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固而不化,也不能改而不良,对于普通的个体医者来说,坚守与传承才是根本。”
nbsp杨澜生条理清晰、旁征博引的分析,让常东平不禁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他感慨地说道:“小子,没想到你对中医诊疗的理解竟如此深刻,这段时间跟着我学习,你可真是下了苦功夫啊!能将经典医籍中的智慧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的思考当中,实属难得!”林琳的眼神中更是爱意涌动,她看向杨澜生的目光里,充满了崇拜与自豪。
nbsp常东平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你说的这些都非常对,但如今的中医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就拿药材来说,现今药材生产、加工和供应中的弊端层出不穷。一些地方为了追求产量,滥用化肥农药,导致药材品质下降;加工过程中,不遵循传统工艺,偷工减料,使得药效大打折扣;供应环节更是混乱,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也阻碍了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常东平的语气中,满是痛心与无奈。
nbsp随后,常东平话锋一转,看着杨澜生和林琳,说道:“今晚有个饭局,是和陶中凯他们一起,主要讨论关于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和流转的合作事宜。我觉得你们俩也应该参加,多接触接触这类事务,对你们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如今中医要发展,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工和流转,是重中之重。你们年轻人,思维活跃,说不定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nbsp杨澜生和林琳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兴奋与期待。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个能够为中医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宝贵契机。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洒在他们充满希望的脸上,仿佛也在为他们即将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而祝福……
喜欢。
第207章 切实保障中医诊疗效果的因素是什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