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四大藩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铜壶滴漏声里,十二座书院的代表依次在三丈长卷前坐定。洛洪轻叩桌案,三皇子陈睿渊抬手展开黄绢,声线清冽:34;末题《藩镇十策》,需论节度使开府利弊。诸位需在两时辰内成策,可引本朝及前朝典故,勿空言虚议。34;
    nbsp看到这个题目,陈睿渊不禁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话。
    nbsp“天下分七州,四藩控四方。”
    nbsp大陈立国百年,太祖陈世杰以武定天下,却因忌惮功臣而分封诸子镇守边疆,终成34;外重内轻34;之局。四位藩王割据四州,握兵、掌财、治民,其势直逼中枢——
    nbsp凉州,镇北王陈崇岳。镇守要地:凉州。
    nbsp凉州,作为大陈王朝西北的咽喉要地,北靠北魏,仿若一颗楔子,牢牢钉在边关之上,战略意义举足轻重。这里,是抵御北魏铁骑南下的第一道防线,亦是大陈王朝西北的门户,一旦有失,中原大地将门户洞开,直面敌军锋芒。
    nbsp镇北王其人:年五十八,当今皇帝的叔叔,面如刀削,左目有箭疤。少时随大军征北魏,善用骑兵奔袭,人称34;铁浮屠34;。府中养死士三千,皆着玄甲,腰悬34;镇北34;佩刀。
    nbsp辖34;玄甲军34;十万,战马皆出自凉州牧场,精骑可三日奔袭八百里。
    nbsp垄断西域商路,设34;互市监34;抽重税,每年进献给朝廷的玉帛仅十之二三。
    nbsp与北魏结34;兄弟之盟34;,暗中输送铁器,换取战马良种。
    nbsp民间传言,王府书房藏太祖所赐《平戎策》,却在34;削藩34;二字旁用朱砂画了交叉骨。
    nbsp青州,镇南王陈昊。
    nbsp镇守要地:青州。
    nbsp大陈王朝版图上,青州宛如镶嵌在东南的明珠,地处广袤海域与莽莽林海的交界,北靠汹涌海疆,南邻野心勃勃的南越国。此地扼守“天枢江”入海口,这条横贯大陈的黄金水道,承载着王朝半数漕运,是连接南北的命脉。青州城高十二丈,青石筑就的城墙蜿蜒如龙,巍峨城门上“镇海”二字苍劲雄浑,尽显边关重镇的威严。
    nbsp镇南王其人:年三十二,先皇六子。善水战,曾率水师七战七捷,逼得南越称臣。府中蓄养乐工百人,实则多为密探。
    nbsp手下34;凌波水师34;十五万,楼船千艘,甲板可列阵对攻,船头铸海神巨像。私铸34;镇南通宝34;,通行江南七州;设34;海运司34;走私香料、瓷器,富甲天下。
    nbsp在扬州、青州设34;水鬼营34;,掌控漕运咽喉,朝廷粮船常34;意外沉没34;。
    nbsp嫡子陈墨擅易容术,曾乔装成京官混入枢密院,无人识破。
    nbsp幽州,幽王陈玄凌。
    nbsp镇守要地:幽州。
    nbsp大陈王朝西境,幽州如同一座巨大的铜墙铁壁,横亘在广袤的荒原之上。此地作为王朝西方要塞,与南梁接壤。南梁素有佛国之称,境内佛寺林立,佛法昌盛,却暗藏野心,对幽州这片富饶之地觊觎已久。幽州大地上,九座边城星罗棋布,城墙高耸入云,砖石斑驳间刻满岁月与战火的痕迹,彼此呼应,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nbsp幽王其人:年四十,先皇二子,肤色苍白如纸,喜穿玄色大氅。性嗜杀,常以34;清君侧34;为名劫掠西梁,被称为34;幽州饿

第352章 四大藩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