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事故调查方向错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没错,李干又得了一个个人一等功,这个一等功可来之不易。
    nbsp回到海军舰载机训练基地,李干立即启动了事故调查。
    nbsp此时,调查工作已经在事故发生当天就展开了。
    nbsp李干立即翻看调查记录。
    nbsp负责事故调查组工作的是拦阻系统总工赵德柱,调查组成员是由专门的空难事故调查部门组成,主要是军队系统和地方上的。
    nbsp赵德柱是拦阻系统总工,按照规定他要避嫌,可是,国内最懂拦阻系统的只有他,只能做出这样的安排。
    nbsp等李干看完了进度报告后,赵德柱说,“李局,我们对拦阻系统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并且组织了归化技术专家进行检验性测试。同时,厂家也派人过来进行了测试。”
    nbsp他摇头叹气,“结果是一致的,系统一切正常。”
    nbsp边上的吴立峰说,“当时的天气正常,我怀疑过出现风切变的可能,但是天气监测设备没有反馈。”
    nbsp李干摇头说,“不是天气的原因。”
    nbsp他的手指点了点进度报告,说,“当时拦阻着舰,我的个人感觉不是拦阻系统的问题,是飞机的问题。”
    nbsp“飞机的问题?”吴立峰和赵德柱异口同声惊讶道。
    nbsp赵德柱下意识道,“这样的话,我们的调查方向就完全错了。”
    nbsp李干肯定地点头,“是飞机的问题,下一步改变调查方向调整为对飞机进行详尽调查。”
    nbsp吴立峰皱眉道,“可是,飞机已经严重烧毁了,放在老维修机库里。”
    nbsp李干说,“肯定有蛛丝马迹的。吴参谋长,我点几个人,你以海军的名义,把他们请来。”
    nbsp“好,你说。”吴立峰立即示意身边的参谋拿出纸笔记录。
    nbsp李干说,“101飞机研究院的宋文忠宋总、吴强、翟飞,这三位是国内最顶尖的飞机工程师,尤其擅长飞控系统。”
    nbsp“好,我立即去办,派飞机把他们接来。”吴立峰示意参谋去下命令。
    nbsp此时,李干想起的是另一时空的一起极其相似的事故,导致一名优秀的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牺牲,暴露出当时歼15基本型的先天性缺陷。
    nbsp那个缺陷一旦发生,就是要人命的严重事故。
    nbsp李干当然对那起事故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歼15A定型的时候,他专门查看了飞控系统的技术资料。
    nbsp因为歼15A的飞控系统是基于歼10而来的,因此李干对这套系统的可靠性非常放心。
    nbsp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缺陷、发生这种故障呢?
    nbsp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nbsp宋文忠等人来得很快,事实上,李干住院的时候,他们就要过来了,要不是李干强烈反对他们离开岗位,一堆人要跑过来探望李干。
    nbsp歼10的飞控系统是宋文忠和吴强师徒俩搞出来的,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nbsp调来了精密设备之后,对飞机残骸的调查分析立即展开。
    nbsp吴强很快发现了一个巴掌大小的、不属于飞控系统部件、但是出现在飞控系统的纵向控制分系统里的东西。
    nbsp这个东西已经烧毁严重了,但是基本样子和作用是能分析出来的。
    nbsp老维修机库的防渗水布上,大家眼前是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吴强把飞控系统的总体图铺开,用铅笔在其中一个关节点画了一个圈。
    nbsp他说,“我们对01号歼15A的飞控系统进行了还原,能找到的残骸都找到了,缺失的部分,对调查影响不大。”
    nbsp“我们发现这个东西,我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当然,211厂的人一定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个东西的作用。”
    nbsp吴强顿了顿,道,“舰载战斗机的机翼需要折叠,因此多了一个折叠机构,那么带来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飞机的重量增加了。”
    nbsp“解决这个问题不难,对飞机整体设计进行调整,多做一些风洞试验,从气动布局上面把升力找回来。”
    nbsp“大家都知道,歼15是基于歼11研制的,气动外形变化不大,机翼折叠机构是F14战机那套东西改过来的。飞机空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是基于歼11改过来,也要反复做风洞试验,对飞机进行优化。”
    nbsp吴强指着那个小东西说道,“这个东西的作用是辅助控制飞机的纵轴平衡,是属于额外加装在飞控系统上面的东西。”
    nbsp“我们的飞快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增加功能、减少功能,都要从整体出发来进行考虑,而不是像汽配城那样,给汽车加装个音响什么那么简单。”
    nbsp这么一说,哪怕只有一些常识的人,就全都明白了。
    nbsp李干摇头叹气道,“我不知道该说211厂的人无知呢,还是他们把飞机设计当过家家。搞来搞去,还是缝缝补补那一套。”
    nbsp“有歼10的技术外溢,有F14作为参考,搞了这么多年,结果竟然在最重要的飞控系统上进行打补丁。”
    nbsp吴立峰脸色非常难看。
    nbsp这是把他们海军飞行员的生命当儿戏!
    nbsp“让211厂的人滚过来!”吴立峰怒不可遏。
    nbsp211厂的人根本不知道事故是飞机问题引起的,这会儿还沉浸在搞出东大第一架舰载战斗机的喜悦当中。
    nbsp作为航空工业的长子,“第一”这个名号太重要了,关系到面子啊!
    喜欢。

第193章 事故调查方向错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