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意外之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这人的官不大,本身似乎也没啥大的前途? 都五十好几的人了才是个吏部郎中。
    可赵亮一点都不敢疏忽,听闻吴垣到了? 忙亲自相迎。
    没办法,谁叫人家有个厉害老爹? 有一堆厉害的爷爷叔爷,有一个厉害的太爷爷? 更还有一个牛逼弟弟呢。
    他爹吴绍诗以诸生荐授入仕。乾隆时历任关中、黔中督粮道? 滇南、咁肃按察使? 赣西巡抚,所至有声,尤慎于决狱。
    是满清顶顶有名的刑狱名臣。
    他弟弟吴坛比他还小五岁呢,却已然是两淮(苏省)巡抚又加二级,也就是一品的官衔。
    赵亮下一步在江南将会有大动作,岂能不把苏南苏北的各路英雄探听个明白?
    有个巡抚老爹,有好几个厉害的长辈,还有个巡抚弟弟,哪怕那几个长辈和他爹都已经死了,哪怕吴垣还只是一个小小郎中,但谁敢无视呢?更别说人家还是吏部的实权郎中。
    “老大人大驾光临,在下真是诚惶诚恐啊。”
    “贸然来访,是老夫失礼了。”吴垣非常的客气。
    没办法,他这次上门是来求人的。
    海丰吴氏虽然似已进入了鼎盛阶段,他爹做到了二品致仕,他兄弟人还活着呢就已经是一品大员了。
    然而吴家后继无人啊。
    不管是他的儿子吴之承,还是吴坛的儿子吴之勷,亦或是其他各支,下一辈人不争气,别说考中进士的了,那就是能中举人的都一个也没。
    就连女婿任兆烔都才是个小小秀才。
    这后继无人的紧迫感叫吴垣也好,吴坛也好,都内心戚戚然。
    所以吴垣希望自己能从吏部调去刑部去。
    家学渊源,跟着他那个刑法名家的父亲长大,不管是他弟弟吴坛还是他吴垣本人,对于刑名事都极有心得。
    只可惜早年他爹在刑部做侍郎,吴垣虽然得了乾隆亲命毋需回避,但前途也耽搁了。好不容易他爹致仕了,他兄弟又当上了刑部侍郎,就只能调去吏部。
    等到为他爹守孝三载除服,兄弟俩虽然都很快就起复了,可吴垣刚把监察御史的事儿理顺了,又升任了给事中。他兄弟吴坛就再高升为巡抚了,按照清廷惯例,这封疆大吏的兄弟不可为言官,吴垣就又被调去吏部了。
    而他现在真正想去的是刑部啊。
    自从清水教和皇汉浮出水面后,刑部的一些业务就愈发的烫手了。
    然而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吴垣明晰律令,处事条理分明、理智得体,自认为自己即便是一把年纪了,去了刑部也少不了用武之地,反倒比呆在吏部被满郎中压着的强。
    尤其是他老吴家几代人于刑部中经营,打他太爷爷那辈儿开始,吴家人就代代出刑部侍郎,四代人的积累下来,人脉关系不要太丰富,来到了那儿他才算真的如鱼入水也。
    而且他现在弃吏部而趋刑部,落在和珅和大人的眼中也未尝不会没好感。
    毕竟吏部满尚书永贵看和珅不顺眼那是出了名的。
    而吴垣这时候虽没有跳去户部,但他也进了跟和珅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的刑部不是?
    那中堂大人保不准看他就多了三分好感呢。
    英廉跟永贵倒是始终井水不犯河水,但谁也不信英廉就真的不恼永贵。
    这对赵亮来说绝对是一意外的惊喜。

第二百二十九章 意外之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