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事下官已有计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管是不是受灾区,不管本地的秩序没有受到冲击。在上头政令传达下来后,各地官府相继开仓放粮,又张贴告示告诉流民难民们朝廷要减免税赋了,以来安定民心。同时开封府那边也在大量的招揽流民组织修复河堤,这态势就渐渐平息了的。
    陈州府就是这样。
    流民主力被赵家吸纳了,五六万人堆在龙路口也算安稳。各县也各自收拢了一批人,那又是消化了一两万。这样一来还在流动着的流民数量就大大的减少了,最多也就是二三百人一股的,乱不动大局。
    可是现在随着其他几府的流民难民纷纷往陈州府里涌入来,陈州境内的流民不说短期内暴增三五倍吧,却至少也翻了一翻!
    “各位说说看,这事儿该怎么做才好?”
    看着短短十年就将赵家发展到今日地步的赵大爷也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在座的人等不少人都生出了幸灾乐祸的心里,虽然神态上都很戚戚然。
    赵亮刚才是好一番诉苦。
    他家再有银子粮食也不能担负起上十万老少丁口的开销吧?
    而且他家的钱粮就算一时间能担负的起来,龙路口就那么大地方也招呼不下这么多人啊。
    之前的流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加在一起都五六万呢,全窝着龙路口了。
    也亏得现在是夏天,搭个棚子,扯个帐子就是住的地方了,这要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啊,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但即便如此赵亮也是千防万防。
    从难民营的治安安全到个人群体的卫生整洁,再到他们的饮食习惯。从大小便要入厕到饭前要洗手,再到不准喝生水,全都要安排了再安排,吩咐了再吩咐。
    技校、学堂里大批的学员被拉进难民营里管起了事儿。
    这些人的年龄是不大,可他们至少懂得纪律,懂得什么是干净卫生,也个个都能写能算。
    而且龙路口民团也分出了五百人驻守难民营。
    可以说,就这五六万人便已经叫龙路口上上下下如临大敌了,毕竟整个龙路口不算技校里的几千学生才多少个人啊?
    五六万人比龙路口的原住民都多出两倍来了。
    再来五六万人,往哪儿塞啊?
    又哪里有那么多能写能算还知道纪律卫生的人来约束管理他们啊?
    而且也没这个道理啊。
    什么事儿都叫地方的乡绅做了,那还要你官府干甚?
    毛志文坐在上首大椅上,面上一副镇定样子,心里头似乎是很没谱的。
    一下子涌进来了那么多的流民,他在归德听闻消息后就立马知晓不好,快马加鞭的带人赶到陈州府,来到龙路口。
    这里的情况他看的很亲切,赵家真心不错。
    可以说龙路口的难民营比归德府的都要强出许多来,只从卫生这一条就能明显的感觉出来。
    归德府的难民营里是污水横流,屎尿遍地,秩序也乱的叫人头疼,而龙路口这边的难民营干净有序的简直都不像难民营了。
    所以这赵家真的是有功于朝廷的。
    这凭这一点他在事后都要为赵家请功。
    上头也一定要给予嘉奖的。
    毛志文是按察使司副使衔的分巡中原开归陈许道兼管通省兵备河道的道台,只从他的头衔上你就能看得出来,他能管兵也要管河,但事实上豫东的绿营兵由归德镇总兵和巡抚提辖,河道也有河道总督分管,他这个

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事下官已有计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