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孙铮是个问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调查团追上了遣返的边民队伍,也听到了在汉蒙两族人口中,孙阎王的种种神迹。他们不敢评判,只能完整的把这些都纪录下来,原原本本的递交上去。
佬们读完调查报告,得出几条结论。
第一,孙铮前后屠杀了十几万蒙古人,并且沿途修筑了许多京观的事,是真的。
第二,蒙古人不再是问题。
第三,孙铮是个问题。
就在朝堂诸公琢磨怎么解决孙铮这个问题的时候,孙铮已经完成了九原古城的重建工作。并且在古驰道的黄河岸边,再次显化一次神迹。
黄河在古驰道这一段,一直以来都是用渡船来解决运输。但随着九原古城的重建,与内地的交流也随之增加,渡船已经很难应付越来越的周转量。
新军工程部搭建了两条浮桥,但那玩意毕竟不比直道。日夜兼程的转运,几个月下来,还是积攒下量物资。
孙铮得报,详细考察了两岸环境。命令工程部在两岸直道附近各挖八只坑。
随后在某个夜间,他在两岸这些坑中,安放了十六只巨的金属霸下。每一只霸下的重量都有上百吨,通体以合金制成,除了拥有巨的自重和锚底,也完美的解决了生锈弊端。以他现在的精神力,这已经是空间能够制造的最单件物品。
随后以高标号水泥,将底座浇灌在坑中。
等到水泥凝固,孙铮连续数日往来两岸,利用十六只号霸下,搭建了两座类似泸定桥那样的铁索桥。空间打造的钛合金桥链,自重更轻,承重更强。
就连桥面铺设的木板,也是孙铮直接以空间制造,力求一次到位。
两座铁链桥一经使用,迅速解决了两岸的货物周转问题。同时,孙铮在民间的声望再次拔高,九原城中百姓,几乎家家为他立了长生牌位。
就在黄河链桥通车的那天,孙铮的气运值终于突破一万关。主神空间内,一座世界门户若隐若现,一副等君享用的可模样。
秦纮和孙铮刀阔斧的开发河套,一条条利好消息不断向京城涌去,难免引起文官集团的不安。
这帮人别的本事怎么样不说,玩窝里斗这一套那绝对领先全球。
他们拿孙铮没办法,于是便向皇帝迂回劝谏,把目标对向秦纮。
眼看秦老头在三边任上,解除了危机,还置下这偌产业。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来,只要挺过今年秋收,三边新拓之地新粮入库,此后便再无难事,老头坐等着就能刷到封爵的功劳。这怎么能行?
手段很简陋,就是所谓的明升暗降。
秦纮身上挂着个户部尚书的衔,又经过这么多次边安民,证明老头确实有实力。
于情于理也应该让老头返回中枢,同时近几年国库入不敷出,又因各地铸钱杂乱,引发数场动荡。正好也需要有个像他这样的强人,来解决这个钱乱的问题。
弘治皇帝当然知道这是所谓的平衡之道,正好顺水推舟,让秦纮回中枢正印户部,肃清各地钱乱。
至于孙铮,这帮人向皇帝描述了一件事。当初新军追击小王子至东胜卫新城附近,按秦纮的命令,赶走鞑子就完成了任务。结果孙铮突然出现,一句话就夺了兵权,在同城砍了平江伯,枪毙了三千多官兵。随后又是一句话,就率队北上,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向秦纮的帅府和朝廷打招呼。
这算什么?
这些兵到底是朝廷的兵还是孙铮的私兵?
弘治皇帝一琢磨,对呀,虽然孙铮一直没瞒朕,可说到底,干这事之前,他可没向朕请示。
嗯,猜忌之意泛上心头。
弘治就向孙铮传了个信,说北边那些事呀,朕听了好些个说法,闹不明白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建功你能不能回来一趟,和朕好好说说?
孙铮得信,信差还在吃饭,他就将事务安排妥当,直接拍马出发。两日夜疾驰千余里,直入紫禁城。
文官集团还在推测孙铮会怎么推脱,又要怎么安排后手,让皇帝削了他的兵权,最好再给他治个罪名。
结果突然得到消息,孙铮于中秋节当天正午,一人五马,进了京城!
第57章孙铮是个问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