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本闲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0章 入宫赴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蔡先生?”
    人在屋里坐着,陆锦惜一面翻看着手上赖昌刚递上来的账册,一面听薛迟说话,可在听到其中出现了这三个字时,却忽然讶异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着薛迟。
    薛迟就盘腿坐在对面,因为半路上遇到刘进他们,耽搁了许久,所以回来的时候都是小跑的。
    这才回家一会,他渴得慌。
    青雀的茶才端上来,他就两手捧了,正喝得欢快,完全没有顾忌地宣扬着自己的“嘴巴”。
    “是啊,就是娘亲您之前说的那个蔡先生!”
    薛迟把脸从茶盏里面抬了起来,想起之前看见真人了,兴奋的劲还没怎么下去。
    “刘叔叔说,他也是才从边关回来,刚到京城呢。我还跟他说了娘给我讲的故事,他还笑了呢!”
    “……”
    现在拿块抹布来,把薛迟这一张嘴巴给塞上,还来得及吗?
    陆锦惜简直听得心里面“咯噔”的一声,险些就凉了半截!
    “你说的,不会是我那天给你讲的那段吧……”
    “就是那些啊,草人借箭!”
    薛迟完全听不到他娘亲心里面的声音,眨巴着一双天真的眼睛,还把脸凑了过来求表扬。
    “您看子贴心吧?我娘讲的故事,都比天桥下面说书的讲得好了,就应该让他们知道知道。娘,您看还是子对您好,孝顺吧?”
    好?
    还孝顺?
    陆锦惜看着薛迟这一张近在咫尺的小胖脸,只觉得牙痒手也痒。
    她慢慢地将手中的账册放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露出了一个森然的微笑。
    “是很孝顺,所以娘亲相信,孝顺的你一定能体谅娘亲。今天娘亲很累了,就不给你讲故事了。”
    “啊——”
    薛迟脸上露出了错愕万分的表情,本以为自己会迎来鼓励与夸奖,书能想到竟然是不给讲故事!
    他这几天就指着这件事有盼头呢!
    这一下,立刻着了急:“哎,娘,怎么就不讲了?不是说得好好的,每天回来都讲故事吗?再说您一天到晚都在府里面,事情都理得妥妥帖帖的,白鹭姐姐都说您最近得闲呢。哪里累了!你骗我,你又骗我!”
    站在旁边的白鹭,本来还在偷笑,忽然听见自己的名字,简直像是撞上了飞来的横祸,那笑容一下就僵住了。
    她有些僵硬地转过脸去,于是正好对上了陆锦惜那无言的打量。
    完了,得罪自家夫人了。
    白鹭一看就知道,只觉得眼前一黑,再看薛迟时便不觉得可了:这还是往日那个自己倒霉都要拖一帮人下水的小祖宗啊!
    陆锦惜警告的一眼递过去之后,便自然地收回了目光。
    她向来是说谎都不会眨眼,骗人都没负担的老狐狸,面对着薛迟这一点不疼不痒的控诉,更是半点压力都没有。
    这会,笑起来跟朵花似的:“瞎说,娘亲从来不会骗人,只是今天宫里面有旨意下来,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这阵子就不给你讲故事了。”
    “你才瞎说,你就是不想给我讲故事了——诶,不对,宫里面有旨意下来?”
    薛迟一听立刻就要闹起来,只是抗议到一半,才忽然注意到他娘话里提到的那几个字。
    “是皇宫吗?”
    “不错。”
    圣旨都还在堂上供着呢,宫里来的赏赐也都记了下来登在这账册上,陆锦惜心里面是真的装着这件事呢。只不过……
    “你小子,常日里不务正业的,怎么忽然问这个?对皇宫感兴趣?”
    “不是不是。”
    薛迟连忙摆手,却是把今天不讲故事的事情给忘了,一下想起的,反而是自己半路上想过的事。
    “我只是想到,好像今天太师府那边也说有皇宫里的人来,顾先生还去了。但回来就没说过一句话,站了老长时间。娘,你说他是不是不高兴啊?我是他学生,要不要明天带点甜糕去呀?”
    “带甜糕?”
    陆锦惜简直跟不上他的思路,只觉得前面还在说旨意的事情,她还琢磨顾觉非为什么不高兴呢,可这话题怎么一下偏到了甜糕上?
    “这跟甜糕有什么关系?”
    “因为吃了甜糕会变得高兴啊。”薛迟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以前我不高兴的时候,璃姐姐就拿甜糕来哄我,一吃了我就高兴了。”
    “……”
    人名满天下的顾觉非能跟你一样?
    真是翻白眼的力气都没了。
    陆锦惜不想做任何评价,也懒得打击他,干脆无奈地一扬眉,十分不给面子地敷衍道:“也有道理,那你想带就带吧。”
    反正不干她事。
    于是,薛迟就这么被忽悠了过去。
    他还在那种人说什么基本就是什么的年纪,也没感觉出他娘的态度太敷衍,只一心沉浸在“我怎么冒出了这么个厉害的点子”的得意之中。
    过了好一会,他才仔仔细细把今天在顾觉非那边学了什么,遇到了什么趣事,一一地说了出来。
    说到一半的时候,薛明璃和薛明琅也来了,坐在一起听。
    两个小姑娘都听了个一脸的艳羡,陆锦惜便注意到了。
    晚间她留了三个孩子用过饭,又陪他们说了会话,结果到底还是看他们无聊,又讲了个故事。
    只是这一次讲的,不是先前允诺薛迟的白纸扇蔡先生神机妙算的故事,而是换了方少行。
    方少行跟在薛廷之身边的时间最短,年纪也最轻,但功劳和本事却是最显眼的一个。
    讲他的故事,陆锦惜不会杜撰很多,也一样精彩。
    薛迟虽然对不讲蔡修的故事十分不满,但被他娘那一双漂亮的眼睛一瞪,便没了脾气,老老实实坐那边跟两个姐姐一道听完了。
    这时候,陆锦惜才让人把他们都送了回去。
    白鹭收拾茶盏的时候,就不很明白:“您先前答应了哥要讲蔡先生的故事,奴婢也觉得蔡先生的故事更精彩,今天怎么就不讲了,还换了那个您不喜欢的方人?”
    这事陆锦惜没法解释。
    她总不能跟人说,我这是怕自己编过头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吧?
    所以只垂着眸一笑,若无其事地扯了一句瞎话:“也没什么,就是觉得,方少行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吧。一碗水要端平,总不能老不讲他不是?”
    “哦……”
    白鹭想事情从来不深,陆锦惜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没察觉出这一句话有什么异常来。
    一旁的青雀,却是想起今天在街上,方少行懒得再听薛迟讲故事,直接离开的事情。
    再一琢磨陆锦惜今天讲的故事,一下就有点莫名的感觉。
    但这不是她应该管的事情,所以便闭了嘴没说话。
    倒是陆锦惜自己,说完了之后,又不禁想起薛迟先前提到的“蔡先生”来。
    蔡先生,蔡修。
    她早先就听过了这人的名字,知道他是薛况的心腹,三军的智囊。这阵子看卷宗记载,偶尔也会提蔡修一笔,只是很少,也从不往深了表功。
    但陆锦惜的眼睛,又是何等毒辣?
    她硬是从那寥寥无几的几行字里,窥见了蔡修的谋略与才智。
    好几场关键的战役中,都会提到他与将军薛况一道定计,或者薛况陷入什么困境危难之后,便会由他暂时调遣三军,展开营救。
    可以说,薛况能有好几次的死里逃生,多亏了他。
    一个是有勇有谋的将军,本来就已经强如战神。
    结果上天还异常眷顾,在他身边放了蔡修这么个睿智的军师,就是一时没考虑周到,有什么遗漏,也都有人提醒周全。
    如此,怎么能不百战百胜?
    只是……
    陆锦惜其实一直有一点不很想得通:似刘进等人这般的,在当年和战后,都加官进爵。蔡修的功劳这样,怎么就没个一官半职?
    甚至,若非她对着奏报一个字一个字地抠,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厉害人。
    跟在薛况身边多年,出谋划策,忍受着边关的苦寒,却不求名不求利,为的到底是什么?
    总不能是一腔热血,一身忠肝义胆吧?
    蔡修,是军师。
    可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谋士。
    陆锦惜莫名想起她先前对“谋士”这二字做出过的判断,眸光流转间,暗自思忖:这人,又算是哪一种呢?
    而且战后他没回京城,愣是在边关待了六年。
    如今议和的消息传遍了举国上下,匈奴的使臣也已经入了关,过不多久就要入宫朝见。
    眼看事将成,蔡修却回来了。
    怎么想,怎么觉得似乎不是单纯回京城那么简单。
    陆锦惜琢磨着,目光重新落在了那一本账册上,于是想起白天宫里来的那一道旨意来,头又了几分。
    入宫,就代表着麻烦。
    礼仪,服制,还有需要了解的人际关系……
    件件理起来都不简单。
    “罢了,今日先睡下,剩下的明日再起来忙活。”
    总归不是一个晚上就能想明白理完的事情,陆锦惜干脆把账本合起来,扔到了一边去,洗漱沐浴后,便直接上床睡了。
    第二天起来,朝廷要在二月十五与匈奴举行议和之礼的消息,便传遍了街小巷。加上前两天顾觉非才在阅微馆开试以“论议和”为题,已经引发了好一阵的热议,如今就更是人人谈论了 。
    只是相比起百姓们愤怒或者高兴这种单纯的情绪,朝野上下许多臣及其家眷,就复杂得多了。
    因为,皇帝的圣旨,不仅只给了将军府。
    但凡在京中为官,数得上品级的臣,都要观礼并参加宫宴;臣的母妻中,诰命在三品以上的,届时不观礼,但宫宴也要参加。
    臣们的宫宴不必说,肯定在前朝;但命妇们这边,必定就在后宫了。
    外命妇虽有事朝见的资格,但平日进宫的机会都很少。
    如今一下来了旨意,能进宫了,就有不少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一时间,京中的贵妇淑女们,殷勤串门的,不在少数。
    就是陆锦惜也为此做了不少的功课,找了隔壁英国公府的叶氏坐了坐,了解了一下宫里的情况。
    外朝不必说,自庆安帝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各党派倾轧不休,没个消停的时候。
    那是男人们的事,陆锦惜现也管不着。
    但后宫中的事情,就有几分让人思量的微妙之了。
    庆安帝萧彻,先皇的三皇子。
    他是端妃纪氏所出,纪氏身份卑微,萧彻当时也不出色,所以母子皆不受宠。
    今日能在皇位上坐着,都是因为十三年前那一场宫变。
    都说是当年极为受宠的四皇子趁先皇病危,谋朝篡位,残忍杀害了先皇后卫氏与先皇嫡子,也就是当时才五岁的七皇子。
    幸好永宁长公主及早发现,秘密通知了顾太师与卫太傅,这才阻止了其阴谋诡计。
    之后先皇行,遗诏宣读,果然是封七皇子为皇太子,在其去后继承统。
    但那个时候,七皇子已死,哪里能登位?
    于是两辅臣,便一道扶立了本没有什么出众的三皇子萧彻。
    萧彻登基后,之前谋逆的四皇子被圈禁,不久便病故;至于在宫变中不幸身亡的七皇子,则依照先皇的遗照,追封为皇太子殓藏。
    次年,改国号为“庆安”,自此新朝开启。
    萧彻生母端妃纪氏,一下成了太后;原本出身五品典仪家门的皇妃沈氏,也成了皇后,贵为国母,执掌六宫。
    一般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如今后宫中局势颇为微妙,也恰恰因此而起——
    当初萧彻不得宠,沈氏这般的出身才能成为其正妃。但在萧彻登上宝之后,他已经是皇帝,天下的美人任其享用,更何况还正值年青?
    有心思的臣们,都把女往宫里面塞。
    三年一度的选秀一开,后宫中的新面孔一多,皇后这出身就不够看了。
   

第080章 入宫赴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