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大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八章 空白期的带款官窑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老拿出来的,是一个高约30厘米,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的青花大罐。
    这件大罐,造型端庄饱满,通T都绘有青花装饰,只是青花呈sE较淡,为灰蓝sE,应该是国产青料烧制而成。
    大罐的颈部,是常见的忍冬纹,肩部则饰以缠枝牡丹纹,腹部通景绘有月映松竹梅纹,近足处则环绕着一圈变形莲瓣纹。
    这些纹饰,从布局方面看,采用的是肩、腹、足三分的三段式布局方法,而从纹饰特征看,虽然绘瓷技艺稍显粗糙,几个细节处理的也不是那么JiNg细,但是细看之下,还是能够感觉到有GU厚重古拙之气。
    李逸先是观察完这些整T,然后又仔细的观察了大罐腹部绘制的云气纹,发现是明永乐、宣德年间被广泛采用的外粗线、里细线的画法之后,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件宣德晚期的官窑青花瓷器。
    另外,这件大罐的釉sE白中闪青,而且在口缘聚釉处还微呈水绿sE,这一切,也都符合宣德年间器物的特征。
    有了大概的判断,李逸开始观察大罐的胎质,可当他将大罐倾侧,试图去看圈足处留下的款识时,却被视线中出现的两行青花六字款吓了一跳,我擦,这要是真的,这件瓷器可就珍贵了!
    吓了他一跳的,是“大明天顺年制”这六个青花楷T小字。
    众所周知,在华夏瓷器历史上,有一段著名的长达29年的“空白期”。所谓空白期,并不是说完全就没有瓷器烧制,而是说,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现任何一件这段时间内烧制的带有官窑年款的瓷器存世!
    这段空白期,指的就是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
    曾经一度,不少业界人士都认为“空白期”三朝烧制的瓷器多为民窑制品,并没有官窑器存在。
    但后来。一些历史文献显示,这三朝,并非是没有烧制官窑瓷器,而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都b较动荡。所以,这三朝烧制的瓷器在品质与数量上,都b永、宣时期大为减少,从而造成了传世品稀缺。
    而且,很可能是因为皇室内部因帝位屡起冲突。所以官窑生产的瓷器也因此而不便书写年款,所以目前发现的,无论是JiNg品还是普通的货sE,几乎都没有款识留下。
    在李逸的记忆中,似乎也有人曾经发现留有“大明天顺年制”或“大明天顺年造”的两行六字款明代古瓷,但后来却都一一查实,这些都是明代后期的仿品。而西山省博物馆所收藏的“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青花炉虽然确实是产自天顺年间的有款瓷器,但款识并不规则,很明显是民窑所出。
    因此,下意识的。他就认为这应该也是一件明代后期的仿品,可是转念一想,如果只是这样,刘老应该没必要这么郑重其事才对,那么……
    他又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大罐的胎、釉、纹饰等几处重要地方,发现细微处确实是无从判断,就果断开启了鉴灵牌。
    一GU寒流顺着手指流入T内,李逸也在第一时间就看清楚了鉴灵牌给出的鉴定结论,不由双眉一挑,眼神中的惊奇之sE一闪而逝。这竟是一件天顺朝的真品官窑瓷器!
    “刘老,这件瓷器,似乎是有点古怪啊。”
    犹豫了一下,李逸一边摩挲着下巴。一边说道。
    “哦?古怪在哪里?”
    “这件月映松竹梅纹青花大罐,无论是器型、胎釉、纹饰以及青花呈sE,都明显的具有空白期瓷器的特征,只是这个款识……难道真的是一件天顺朝的带款官窑瓷?“
    鉴灵牌虽然确认了瓷器的真伪,但是作为第一件被发现的带款空白期官窑瓷,要想证明它的身份却绝非易事。其难度,绝对要在他之前拿到的那件永乐青花大罐之上。
    因此李逸也只能以一种猜测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也有这种感觉?”
    听到李逸如此说,刘老点了点头。这件瓷器是几年前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从他一个朋友的手中购得。当时他们是按照明末仿空白期瓷器的价格完成的交易,只是后来,他越看越觉得有可能是空白期的真品官窑瓷,而且他的老伙计,瓷器鉴定方面的权威周默峰的想法和他也相差仿佛。
    但是,和李逸一样,认出来是一回事,想要找到证据支撑,让大家都承认却是另外一回事。具T到这件青花大罐,如果没有再发现类似的,却有明确传承的带款瓷器,那么,要想为它正名,那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刘老和周默峰等人还和李逸不同,李逸是因为有鉴灵牌,所以非常肯定这就是一件真正的天顺年间的官窑瓷,而他们两人目前的判断,则只能说是一种

第四百二十八章 空白期的带款官窑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