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殿中,百官云集,如今唐四海升平,朝堂的财政日渐富裕,可谓是喜报连连,这三年可以说是李世民最为惬意的三年时光。
    这让他轻松的同时,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眼神不由自主的朝着最后方的墨顿飘去,然而墨顿沉默不语,这让李世民不禁微微失望,不禁怀念起当初那个不断折腾的墨家子来,那个时候,虽然他对不停折腾的墨家子又又恨,可是却过得异常充实。
    “回陛下,如今从汉口长江南岸直通岭南的砖路已经全部修完,至此北上太原,南下岭南已经全线贯通,还请陛下检验!”太极殿下,工部尚书张亮一脸傲然道。
    这三年时间,同样也工部最为闪光的三年,随着唐财政好转,拨付给工部的钱财也是水涨船高,在量的钱财支持下,一条条砖路铺设而来,各项工程纷纷立项,工部的成绩极为喜人,而作为工部尚书的张亮自然也水涨船高,地位超然,成为朝堂之中炙手可热的红人,屡受李世民的嘉奖。
    而且南北砖路畅通,在五层楼上看的再清楚,恐怕也是鞭长莫及,无论传达还是督建总会迟了一步,很容易出现差错。
    墨顿早就想到此策,点头道:“所以说,这就需要有一个人来充当李云的左膀右臂,代替李云督造桥,而恰好,在李云身边正好有这么一个人,从渭水桥修建开始,他就一直参与,而且居功至伟,除了李云,对渭水桥最熟悉的恐怕就非他莫属了。”
    “他就是算学一脉的祖名君!”墨顿掷地有声道。
    “祖名君!”
    众人纷纷颔首,在墨刊的报道中,李云修建渭水桥,精通抛物线的李云可是说是居功至伟,二人都是博学多才,各有所长,成为莫及之交,引为知己。
    墨顿昂然道:“李云负责设计和规划,再由祖名君负责传达和督造,二人相互配合,互补长短,定然可以将渭水桥如期完工,这何尝不是一段伯牙子期的佳话,定然永为后世流传。”
    “伯牙子期!”满朝臣心中一动,他们都是熟读诗书之人,自然对伯牙子期的故事极为熟悉。
    相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