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移民全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太白军官学校(十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远宏皱着眉头,我还有几个疑问:
    nbsp1、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批量生产的枪管误差能有多少?
    nbsp2、纯铅的制造的米尼弹使用浅圆角膛线究竟会不会挂铅?
    nbsp3、纯铅制造的米尼弹游隙最大是多少才能有效嵌入膛线?
    nbsp也即是说,纯铅弹的扩装量有多大?是不是大于0.01英寸?1英寸=2.厘米
    nbsp4、铅锡合金米尼弹的硬度较软铅弹高,不易挂铅,但是也导致扩张不易或者说扩张量极小。
    nbsp同样也导致枪弹的游隙更小,也就是说要求量产时的工业化加工精度更高。
    nbsp这点在19世纪中期不难实现,毕竟当时的高精度机床加工水平,已经达到了那个加工精度。
    nbsp但是在这个时代肯定没戏!不知道米尼枪弹所说的要求精度高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nbsp前装火枪大都是从枪口装填弹药,枪膛内无膛线的前装式枪为滑膛枪。
    nbsp滑膛枪曾在中世纪后风行一时,但由于当时科技条件有限,射程比较有限,约为100米左右。
    nbsp而且暴露出了精度不足,其枪膛口径大于子弹口径,不如原始的线膛枪,其膛线是直的问题。
    nbsp自1838年法国军官德尔文发明第一支现代步枪,带旋转膛线后,前装滑膛枪便逐渐退出了军队。
    nbsp而且滑膛枪射出的子弹需要额外的稳定措施,如尾翼等,增加子弹复杂度,增加装备成本。
    nbsp我国13世纪中叶发明的发射子窠的突火枪,是滑膛枪的鼻祖,但对欧洲滑膛枪毫无影响。
    nbsp19世纪中叶以前使用的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多系前装滑膛枪,现代滑膛枪多系后装滑膛枪。
    nbsp军用滑膛枪今后将朝提高射程,减小后坐力,减轻重量,快速装弹,改善外观,增加发射弹种等方向发展。
    nbsp包括:普鲁士1782款,Nothardt滑膛枪(1805),普鲁士新款(1809)。但是实际上1806年普鲁士战败后,基本上依靠英国援助和缴获过日子。
    nbsp奥军使用的1770款在1798年对击发装置作了些许改进。
    nbsp俄国滑膛枪装备较为混乱,先后装备了不下12种滑膛枪。
    nbsp其中当数图拉兵工厂的1810款性能最好。
    nbsp命中率低是当时滑膛枪的主要缺点。
    nbsp由于击发时间过长,在扣动扳机到点燃装药这段时间里,枪口的晃动无法避免。
    nbsp这种晃动加上只有前面一颗准星,没有后准星,严重影响了射击的准确性。
    nbsp黑火药燃烧后会在枪管内留下残留物,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残留是没时间清除的。
    nbsp为了不妨碍射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弹丸。
    nbsp各国滑膛枪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缝隙(游隙)大概处于0.07到0.10英寸的范围内。
    nbsp游隙保证了射击的顺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
    nbsp普军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
    nbsp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
    nbsp普军1782型射击100发,在100步长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
    nbsp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法国的1777型滑膛枪的成绩也没好到哪去。
    nbsp考虑到战场环境,(前面提到的)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试验还要低得多。
    nbsp500人在100码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n)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
    nbsp可是根据各国军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
    nbsp当时滑膛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为300步长(228m),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弹药。
    nbsp可靠性差是另一大问题。
    nbsp在激烈的战斗中,整个装填开火的过程会出现许多问题。
    nbsp例如,击发槽内的火药没有引然主装药;火石用旧却忘记更换;

第二百九十章 太白军官学校(十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