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攀枝花:从渡口到钢城的传奇蜕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山东、河南、安徽5省市抽调精干职工4650人、汽车1500辆,组成交通部直属第一汽车运输公司,担负从成都、昆明即从南北两线运送生产、生活物资到攀枝花的任务年7月,汽车运输总公司又成立“大型汽车运输车队”,配备各类大型牵引车58台,大型拖车39台,20吨以上载重汽车40台,负责南线昆明到攀枝花重、高、大、长件运输,解决了铁路交通、特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难题。从1965年深秋开始,着名的“五大车队”1500辆汽车悬挂着“坚决把物质送到毛主席最关心的地方去”的大幅标语,昼夜兼程,奔驰在1300多公里的川滇西线公路上,不到3个月,就使攀枝花的物资运输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nbsp从建设规模和产业地位看,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战略中心。三线建设的重点就是“两基一线”:“两基”指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和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一线”指成昆线年11月底,邓小平视察西南三线建设地区,拍板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格局,即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做“钟摆式辐射”。其基本设计是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枝花,攀枝花的钢铁运到重庆,重庆的机器运到攀枝花和六盘水工业基地。这其中攀枝花是一个中心和枢纽环节,它连接了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体系,对推动西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nbsp从辐射能力看,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攀枝花钢铁基地和城市的兴起,带动了攀枝花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相关支柱产业的形成。大量的人口涌入,促进了当地商业、服务业的繁荣;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教育、医疗等条件。我国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攀枝花和成昆铁路的开发建设,至少改变了3000万人口的命运,缩短了金沙江流域与内地50年的差距。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也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新生:城市发展的华丽转身
nbsp随着时代的发展,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这座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后,攀枝花在保持钢铁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从单一的钢铁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转变。
nbsp在城市建设方面,攀枝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已高楼林立,道路宽敞平坦。现代化的建筑与葱郁的绿植相映成趣,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新建的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nbsp攀枝花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是热带水果和高原蔬菜的生长天堂。芒果、枇杷、石榴等水果香甜多汁,畅销全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攀枝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雄伟壮观的二滩水电站、神奇秀丽的颛顼龙洞、云蒸霞蔚的新山梯田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nbsp攀枝花还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钒钛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着成就。境内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产76种,钛、钒资源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被全域纳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形成了从钛矿到钛材的钛金属全产业链和全系列冶金用钒制品产业链,是世界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拥有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省级创新平台40余个,钒、钛资源利用率分别从2019年的44%、29%提升到50%、35%,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前列年,钒钛产业产值首次超过钢铁产业产值。当前,正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做强钢铁钒钛产业生态圈、培育机械制造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钒钛战略材料基地和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nbsp2023年,国家正式选定102个城市作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攀枝花榜上有名日,由攀枝花市牵头,涵盖6省(市、自治区)、11个城市参与的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正式启动建设,将发挥保障国家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有关工作的复函》,明确由攀枝花牵头,会同重庆、宝鸡、昆明、成都、乐山、内江、达州、嘉峪关、哈密、喀什10个城市,共同建设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促进钒钛钢铁等重要初级产品高效流通、安全供应。在地理位置上,攀枝花地处我国西南川滇交界腹地,区位优势突出:向北可串联成都、重庆、宝鸡等城市,依托大陆桥走廊向西串联哈密,联通西北辐射中亚、欧洲、俄罗斯等;向南可串联昆明,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是西部地区连接南亚、东南亚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战略通道,也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枢纽。在交通建设上,目前,攀枝花与周边地区的进出口通道达到14个,拥有铁路专用线28条、铁路货场13个,依托逐步完善的“十字型”铁路网络、“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和攀枝花机场,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民航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且水运发展潜力巨大。在经济版图中,攀枝花钒钛钢铁处于主导地位:钒、钛资源储量均居全国第一,生产供应了全国80%以上钛精矿、40%以上含钒钢轨、30%以上钒制品,是名副其实的钒钛钢铁原材料保障供应基地。
nbsp“西部矿产品走廊以维护国家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出发点,优化主要商品流通环境,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矿产品产供销储运一体化,打造设施高效联通、产销深度衔接、分工密切协作的骨干流通走廊。”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与其他10个城市携手,全力把该走廊建成保障国家战略资源的安全走廊、西部钒钛钢铁产品的流通走廊、西部地区面向国际的开放走廊。攀枝花从六个方面着手,与各城市携手共绘美好新画卷:共建钒钛钢铁一体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造全国钢铁钒钛产品交易中心,探索建立钒钛产品期货交易机制,依托成都、昆明、重庆等城市交通物流枢纽功能,推动走廊城市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依托成都、攀枝花、重庆、昆明—磨憨、宝鸡、喀什、哈密等地的国家物流枢纽,完善走廊矿产品物流体系,搭建走廊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服务平台,整合公路、铁路、运输需求以及钒钛钢铁和钒钛化工生产加工、在线交易、供应链业务等信息资源,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平台之间可靠、安全、高效、顺畅的贸易物流信息互换共享和数据对接;提升走廊交通运输能力,加强各城市之间交通合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高效联通,提升走廊承载能力,结合走廊大宗产品运输需求与国家重点矿区开发计划,推进重要货运场站、铁路货站、水运港口等交通枢纽提能升级、联动发展;打造西部矿产品钒钛钢铁产业联盟,从走廊建设、商贸物流、营商环境打造、钒钛钢铁产业协同等不同领域,共建钒钛钢铁产业生态圈,畅通行业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形成走廊规模优势。
nbsp如今的攀枝花,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既有大河矿山的硬核刚猛,又有阳光果园的温柔甜蜜;既有工业城市的雄厚底蕴,又有旅游城市的清新气息。攀枝花的人民,传承着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
nbsp从古老的渡口到现代化的钢城,攀枝花的前世今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是中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变迁的生动缩影。它见证了一代人的青春与热血,也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未来的日子里,攀枝花将继续砥砺前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喜欢。
第118章 攀枝花:从渡口到钢城的传奇蜕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